
圖片來源:CFP
傳統商超急著要上網,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網則希望借與便利店的合作真正接地氣。8月11日,垂直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網在北京宣布旗下的生鮮O2O項目——本來便利正式上線。
本來便利從5月底開始上線測試至8月11日正式上線,以地推方式在北京已經和300家便利店達成合作,用戶通過手機定位從本來便利App上下單,用眾包模式攜手便利店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就是說距離下單用戶位置最近的便利店完成商品配送。目前本來便利的用戶數號稱已達百萬。
在京東、天貓等綜合電商開始涉足生鮮品類的同時,以大賣場為主的大潤發、沃爾瑪也開始布局線上業務,留給垂直類生鮮電商的空間并不多。
本來生活網創始人喻華峰表示,盡管生鮮電商增長迅速,但依然有諸多問題限制行業發展。例如生鮮標準化、冷鏈物流的高成本、生鮮高損耗問題、消費人群習慣培養等問題。
本來便利跟線下便利店合作的具體方式是,本來生活網提前將水果類產品配送至線下便利店,而其他商品例如哈哈鏡鴨脖、日用品等則從合作的便利店出貨,便利店負責配送,賺取商品利潤和5元的配送費用。
本來便利想通過跟便利店、水果店、供應商等商戶的合作從生鮮交易的各個環節降低成本。登陸本來便利App,所供商品滿30元起送,滿59元免運費,不滿59元收5元運費,商品品類以水果、乳制品、零食、生活用品、糧油等為主,品類不超過1000個。
從商業模式上看,本來便利的模式跟京東到家、愛鮮蜂和Dmall(多點)等O2O模式類似,京東從今年3月起推出的社區服務“京東到家”也是基于地理位置,為用戶提供生鮮、零食、日常用品等的“一小時內配送”。Dmall同樣借助物美超市、順天府超市等線下超市的供應鏈,建立配送團隊,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并注重客戶體驗。
跟本來便利合作的線下門店目前似乎更多是個體便利店、水果店等,不過在8月11日的發布會現場,全家便利店中國事業部本部長朱宏濤也通過視頻宣布,全家在中國的1400家便利店也將與本來便利進行全方位合作。而在社區方面,本來便利與萬科、金地等擁有大量優質客群的大型地產物業集團,也已經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
除了跟便利店、物業合作之外,本來生活網還鼓勵供應商參與這個環節,一個肉類貿易公司的供應商代表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其公司目前跟本來生活網、京東生鮮、1號店、沱沱工社等電商類企業均有合作,產品以新鮮肉類為主,不過在他看來,目前京東和1號店的供應量會更大一些,本來生活網因成立時間晚,訂單量并不多。
不過此次本來生活網正式上線本來便利項目后,上述肉類供應商的配送量可能會增大,配送模式也隨之改變,“之前直接把產品送到本來生活網在順義的大倉,現在也可以送至小倉或者合作的便利店中。”
從消費者體驗環節來看,由于線下水果店商品庫存的不確定性,經常會出現下單后訂單中的商品缺貨的現象,配送商家進一步跟消費者協調的過程也可能讓消費體驗減分。
目前,成立三年的本來生活網以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據點建設了超過6萬平方米的五溫冷庫,常溫配送城市達162個,生鮮配送城市20多個,喻華峰預計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
本期文章由可穿戴設備小樂為您翻譯閱讀,同時也感謝勵志的句子小編的大力配合。如果您對于智能家居和平衡車還有更多興趣請點擊藍色字體穿越把!
推薦閱讀
數年前,互聯網上的新聞頭條還被各種狂拽炫酷的新品們占據,而如今,卻堆滿了各種互聯網廠商互掐撕逼的消息。今天神州租車開噴Uber,昨天則是樂視對掐小米,再往前還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和全家、萬科合作 本來生活網想借本來便利“接地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50812/29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