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12月1日四天,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京津冀地區霧霾持續爆表,出現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市民紛紛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內“曬”出自己所拍的霧霾之下的“圍城”,網友戲稱為“冬日的新風景”,但在調侃之后,不免讓人感到不盡的擔憂。
霧霾主要成分為PM2.5,是目前公認的引發呼吸道疾病、肺病的主要元兇,據筆者了解,PM2.5指數超過50之后,就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尤其對兒童這樣呼吸系統相對脆弱人群的損傷尤為嚴重。


但記者了解,目前幼兒園、中小學教室建設階段用的是《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其中對空氣質量要求是按《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執行;教室使用階段日常監管主要依據《學校衛生綜合評價》。而恰恰在這幾項標準中,對舉國上下關注的室內PM2.5根本沒有監測、凈化要求。這相當于說,教室在設計、驗收環節沒有可吸入顆粒物PM2.5這一項指標約束。而突顯的問題是,屢屢發生的霧霾天里,學生眾多的教室里會存在空氣污染問題,但卻無從監管。
針對這一現象,近日,三個爸爸公司上書住建部、質檢總局和衛計委,要求盡快修定中小學教室空氣標準。其品牌負責人戴賽鷹呼吁,根據不同地區的空氣質量等級,讓空氣凈化裝置成為重污染地區各個學校教室的標準配置。


三個爸爸是一個去年成立的兒童健康智能硬件品牌,三個創始人奶爸聯手,呼吁保護呼吸健康,守護嬰幼兒健康成長。
作為創始人之一的戴賽鷹表示,“解決教室空氣污染,保護孩子的健康權,是社會各方應負的責任,作為一家空凈企業,不僅要呼吁,更要身體力行。”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宋廣生主任說:“如果更明確的標準指定完成,教室將從設計之初、建成之始就有空凈裝置,凈化器就能名正言順的并進公共采購目錄,使用財政資金統一添置,在某種程度上是給家長減少了顧慮和負擔,同時更主要的是能讓孩子盡早的呼吸到干凈的空氣,讓父母們免除一塊心病。”
推薦閱讀
提到“互聯網+打車”,不禁讓人想起2014年硝煙彌漫的燒錢補貼大戰。這場燒錢大戰,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標桿性事件,它開啟了“互聯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M2.5入侵室內,三個爸爸上書三部委:誰給孩子一口干凈的空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9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