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玩法雖多,但帶來的新價值主要體現在較低的房地產投資門檻,以及降低開發商的營銷和資金成本,購房者的個性化需求還未得到充分滿足,大多是滿足階段性需求設計的商業模式,突破性的創新還比較少。關于 C+行動
未來是變革進化后的傳統企業,在舊基礎長出新生態;是風口加速后的創業新貴,長成更大的巨頭。未來需要什么?未來需要傳統企業和創業新貴的攜手探索,未來需要碰撞(Collide)、連接(Connect)和合作(Collaborate),這是一個C+才能完成的進化,這是一個C+帶來的美好未來。
作為"C+行動"的一部分,地產、能源、金融、家電、通信等傳統行業,進行深入調研并推出“互聯網+進化論”系列深度策劃,探討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碰撞。 歡迎一起參與:“互聯網+”方法大討論。
互聯網金融最容易切入的地方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而生活中最大宗的金融交易在房子上。因此,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必然成為資本追逐的游戲。一旦綁定了房地產,可以玩出的花樣必定不少。近期,各類P2P和眾籌平臺,不斷聯姻包括萬達、遠洋、銀泰等地產巨頭,推出各類“互聯網+房地產”產品。
總體來看,目前房地產與互聯網金融的結合,依托于P2P平臺和眾籌平臺開展,前者提供與房地產相關的各類貸款,而眾籌平臺上的玩法更多,如籌資建房、籌資買房、租金收益權等。
玩法
1)P2P+購房者+開發商:降低購房門檻
2)眾籌平臺+開發商+投資人:理財為主
3)眾籌平臺+開發商+購房者:營銷為主
4)購房者+開發商:眾籌建房
5)P2P+商業地產開發商+投資人:權益類投資
價值
那么,依托于P2P和眾籌平臺發展起來的“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到底給借款人、投資人或開發商帶來什么新價值呢?
1)投資人角度
無論是籌資建房還是籌資買房,通過出售來獲取溢價,大大降低了大眾的“炒房”門檻,給投資人帶來了新的投資途徑。
豐富了房地產相關的借貸產品,投資人可以從中獲益。比如,目前市場上首付貸產品總體借款利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9%左右,而給到投資人的利率在11%左右,中間2%的利差,一般由開發商讓利補貼,并提供擔保。投資人的收益則來自于借款人和開發商兩方,而開發商的讓利一部分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
2)購房者角度
購房者也可以通過P2P借貸和眾籌方式獲益。
a 以首付貸為代表的借款產品,掃清了購房者的首付障礙,降低了購房門檻;
b 在以購房為目的的眾籌項目中,開發商往往都有一定的讓利行為,以低于市場20%-30%價格出售給購房者;
c 在籌資建房項目中,購房者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參與設計,這是傳統途徑無法做到的。
很多人測算眾籌到底能讓房價降多少,在《互聯網金融之夜》開播時,眾籌網CEO孫宏生和平安好房CEO莊諾略有分歧:孫宏生認為眾籌能讓房價下降50%,莊諾認為眾籌主要節省了資金成本和營銷成本,一本不低于20%。
3)二手房出售者
對于二手房的出售方,用互聯網金融的方法去做贖樓貸、換房貸,按照何捷的估計,“我們給出去利率應該比其他非銀行途徑平均降低了30%,所以等于利率打了七折。”
4)開發商
開發商同樣獲益不少。
a 無論是P2P項目還是眾籌項目,開發商都可實現促進銷售和快速去庫存的目的,同時省去了大筆營銷費用;
b “眾籌建房”的模式可以幫開發商減免大量的財務、融資和營銷成本;
c 新興的商業地產項目,則降低了開發商大規模的資金壓力,能夠快速回籠資金;
d 眾籌建房能夠更好地滿足購房者需求,有針對性地建設購房者服務社區,大大延伸了房地產行業的商業鏈條。
目前“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玩法雖多,但帶來的新價值主要體現在較低的房地產投資門檻,以及降低開發商的營銷和資金成本,購房者的個性化需求還未得到充分滿足。由于開發商在各類模式中的補貼和擔保措施,承擔了較多的風險。因此,目前的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大多是滿足階段性需求設計的商業模式,突破性的創新還比較少。
推薦閱讀
隨著德明發集團投資的“愛特貓藝術綜合平臺”于16年2月8號正式上線,并不被廣泛看好的一個線上藝術品中心,近期火爆異常。 據了解,上線一個月內即有數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9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