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6年第一個季度的尾聲,瓜子二手車完成了2.045億美元的A輪融資,這意味著瓜子準備在2016年C2C二手車戰場上廝殺的彈藥已經基本入庫,CEO楊浩涌放言,將在2016年投入十億人民幣進行品牌推廣,業務覆蓋100座城市,全年交易額達到200億。
與之相呼應的是人人二手車也將在近段時間公布D輪融資情況,預計金額在1.5億美金左右。同樣的,2016年的重頭仍然是廣告,將達到5億費用,這雖然只有瓜子的一半,但李健的目標卻遠遠高于瓜子,根據人人公布的“縱橫戰略”,人人二手車2016將覆蓋300個城市,單月成交30000輛。
終于,李楊二人將58趕集時代分類信息行業的戰火燃燒到了二手車電商領域(人人車CEO李健此前也曾就職與58同城)。在互聯網時代關于競爭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在同一領域內,兼并融合又成為近些年來的潮流,而同屬二手車C2C領域的瓜子和人人車最后究竟是廝殺到天明還是把酒笑言歡,攜手搞基呢?
1、二手車C2C市場格局
最早的二手車C2C應該是分類信息網站上的二手車頻道,賣家拍上照片報上價格留下聯系方式掛在網站上等待買家。這種模式下車輛沒有評估、沒有保障,更沒有金融、售后等一系列配套服務,在二手車市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擁有58二手車頻道管理經驗的李健最先發現二手車C2C的潛力,在2014年成立了人人二手車,這是最早獨立從事二手車C2C模式虛擬寄售的平臺。
在隨后的2015年,人人車先后得到了來自雷軍和騰訊的總計1億多美金的投資,業務得到了飛速發展,與此同時,與58同城合并之后的趕集網CEO楊浩涌也看到了二手車C2C的美好前景,將瓜子二手車從58趕集獨立出來并出任CEO。瓜子二手車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來自58趕集的支持,不缺資源。瘋狂的廣告轟炸之后,瓜子二手車交易量實現了從年初的數百臺到年末近萬臺的跨越(官方宣傳數據),并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完成了兩億多美金的融資,估值達十億美金,步入獨角獸公司之列。
對二手車C2C感興趣的不只有瓜子和人人車,但從公開的數據來看,2015年二手車C2C市場基本被瓜子和人人車平分,分別在5萬臺左右,而整個市場大概在11萬臺上下。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15年全年二手車交易車輛為941萬臺。

根據億歐研究院的數據,這其中的6%通過線上完成(折算一下,約56萬臺)。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二手車電商平臺的21%來自C2C,也就是11萬臺上下。

雖然數據不一定精確,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瓜子和人人車大體上統治了二手車C2C市場,但在C2C模式領域,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市場競合也將由二者演繹。
2、未來是競還是合?
最大的可能是初期競爭共同做大市場,后期趨向整合。
BAT(百度、阿里、騰訊)互殺了近十年,并沒有看到誰兼并了誰,主要原因在于各自核心領域有占據絕對優勢,既是相互覬覦,也難于虎口奪食。而近些年攜程去哪兒、美團大眾、滴滴快的等企業的一系列合體案例又讓人似乎相信兼并融合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未來趨勢,主要原因在在太聚焦的垂直領域打得不可開交最終是幾敗俱傷。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邏輯才是導致競爭抑或融合的根本動因?答案就在于期望值,也就是成本與收益的考量。如果雙方競爭的期望值大于兼并的期望值則競爭,反之則融合。
對于瓜子和人人車來說,他們的成本與收益構成是類似的,成本主要有廣告公關、人人力成本、研發以及運營維護三大塊,而收益也都來自于二手車交易額的提成以及衍生出的金融、維護保養等配套等服務。
在分析期望值之前首先要弄清二手車C2C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因為在不同的市場競合的最終期望值也有所不同。
2.1競合之宏觀環境角度
1)政策
2016年3月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政府在5月底之前,取消對“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和安全標準”的二手車的限制遷入政策,這意味著二手車市場的政策障礙掃除。
2)市場潛力
2014年中國的二手車已達兩億多輛,并且每年都以近10%的速度增長,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二手車交易市場還未完全開發,與此同時,線上交易占比也相對偏低,這其中C2C的市場份額也同樣偏小,只占到線上交易量的20%左右,而在整個二手車市場甚至則只有1%上下,因此無論是二手車市場、二手車電商市場、還是二手車C2C市場都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3)社會因素
中國人買車很多時候都是圖面子,而購買二手車被認為是沒面子的事情,但近些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日臻成熟,消費多元化,買車更多是出于功效和價格考量,二手車被更多人所接納。另外,電商的成熟為網上購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技術
支付技術、數據技術、計算技術、網絡等都為二手車C2C掃清了技術障礙。
通過宏觀環境的分析,不難發現二手車C2C是一個明星市場,增長快速并且收益高,可預見的范圍內也并不遇到大的瓶頸,因此對瓜子和人人車來說都是一個不惜重金去拓展的行業。
2.2競合之期望值角度
為什么短期內不會合并,而是繼續競爭?在這樣的一個行業內,瓜子和人人車融合的期望值略低于競爭的期望值,理由在于:
1)融合對成本的降低有限
互聯網公司之間最大的競爭是在對用戶的爭奪上,這也是擴張期的重頭支出。與出行、外賣等O2O公司不同,二手車交易并不會靠補貼來爭奪用戶,因為這種交易是低頻的,并且是重資本,補貼不會達到引流的效果,因此二手車交易平臺都是采用廣告策略,而無論是競爭還是融合,在一個還不飽和的市場,廣告費用都不能減少,因為用戶還需要廣泛的教育才能逐漸知曉并認可二手車C2C。
融合之后裁去的將是一部分管理層和職能重疊人員,為了保證現有規模和維持增長,基礎員工不會出現很大變動。基礎運營也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兩個平臺都需要保留。
2)融合并不會使拓展市場的速度更快,甚至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
互聯網公司通常都提倡小團隊主義,越小的團隊越高效,應變能力也更強,從這點上說,融合之后并不會建立優勢,而融合帶來的風險卻顯而易見,由于不同的公司有著不同的管理風格和價值文化,整合不好輕則員工消極怠慢,重則導致核心員工離職。另外,相比競爭,整合之后的行業缺乏多元化,這對一個還在高速發展,業務模式尚不成熟的行業健康并不十分有利。
當然,但這種期望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行業的日漸成熟,產業鏈的羽翼豐滿,以及市場的日益穩定,屆時,融合對成本的降低將會變得十分明顯,而統一的運營和價值也能更好的塑造品牌,再加上兩者背后的股東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融合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本文系作者 未來已來 授權鈦媒體發表,并經鈦媒體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推薦閱讀
上一次,谷歌阿法狗剛以強大的邏輯推理戰勝了圍棋高手李世石,人類智慧最后的陣地也慘遭淪陷。地球人還沒回過神,可怕的AI星人又要重燃戰火,居然再次遞上挑戰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分類信息到二手車電商,瓜子和人人車未來會是競還是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9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