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凌晨,《我是歌手》總決賽以李玟奪冠落下帷幕,與往年不同的是,成為媒體焦點的不只是李玟,還有成功預測了決賽最終結果的阿里云人工智能程序小Ai。當晚,多家科技媒體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直播式報道,阿里旗下的神馬搜索、UC、手機淘寶、淘寶頭條更是不遺余力。
小Ai對冠軍的成功預測意味著人工智能向理解人類情感世界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小Ai也將成為人工智能在藝術與情感領域一次里程碑式的產品。
事實上,最初小Ai宣布挑戰湖南衛視時,唱衰聲音一片。歌王預測不像阿法狗下棋是在圍棋規則范圍內進行1對1的比賽,預測歌王是1對7、毫無規則可循的混戰,需要面對理智和情感的復雜考驗,不確定性大大增強。湖南衛視總監制洪濤甚至直接嗆聲“人工智能什么鬼”,網調也顯示6成網友不看好小Ai能預測成功。
在一片不被看好的聲音中,小Ai成功預測歌王,成為人工智能在藝術及情感領域的全新突破。在小Ai出現前,即使谷歌阿法狗也是停留在冰冷的規則與邏輯層面,而小Ai基于神經網絡、社會計算(social computing)、情緒感知等原理工作,能展示人工智能在藝術和理解人類情感領域感性的一面。這意味著人工智能開始通人情、懂人性,成為鮮活的“人”,一個能欣賞出莫扎特作品眾大調明朗、節奏輕快、旋律歡暢的“人”,能感知到貝多芬作品中充滿強烈矛盾與沖突的勇氣與力量的“人”。
以往,專業的音樂人總感慨寶駒難求,而大把的音樂人卻又哀嘆懷才不遇,有了懂音樂的小Ai,也許音樂人才的發掘會變得簡單得多。將來,真正有才華的歌者也許不再像周杰倫成名前那般坎坷,相反,小Ai會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你并主動將你推薦給專業音樂人,甚至你可能會有機會像sunshine girls似的,突然就火了。
我們甚至還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小Ai也許還會更深入地造訪我們的生活。在你糾結孩子該去哪家幼兒園上學時,小Ai也許已經根據孩子的性格,秒秒鐘把每個幼兒園的優劣勢分析結果呈現在你面前等等;在你糾結一個小時后出門上班,路上堵不堵時,小Ai已經準確的為你預測了未來一小時各個路段的車速。
有人認為如果真是這樣,那人工智能的世界也太可怕了。生活似乎被人工智能主導了,若干年后,專業的樂評人也許不需要也不存在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種更加輕便快捷的處理方法,然而,真的會是這樣嗎?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類似的問題出現過無數次。汽車出現時,馬車是否會因此消失成為熱烈討論的問題,但馬車沒有消失,而是成為一種皇家禮儀;電視出現后,大批專家稱電影將被電視取代,然而電影不僅沒有消失還成為一種藝術;當kindle出現后,有人猜測紙質書將會被取代,但越來越多的調查數據顯示,紙質書的精美裝幀與收藏價值是電子書永遠無法比擬的。那些看似笨重的東西都沒有被取代,而是成為了另一種藝術形式,與精巧高效的現代科技產品共存。
據說目前小Ai的學習速度是人類的1萬倍,人類需要10萬小時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小Ai只需要10小時,按照這樣的學習速度,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小Ai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推薦閱讀
可穿戴設備訊 日前,與德通訊榮膺聯發科首次為ODM廠商頒發的“北美運營商突破獎”。此前,與德通訊采用聯發科4G手機平臺為北美T-Mobile開發的Camberry項目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云小Ai成功預測我歌冠軍 未來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9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