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前沿陣地,從最初的一個小漁村,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就迅速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電子產品的制造中心,從原材料、制造、技術人才、物流,到金融服務等一系列產業鏈配套一應俱全。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深圳更是一躍成為了“手機之都”,與之相伴的還有一個“山寨之都”的頭銜。
但是近年來,深圳已越來越不滿意再頂著“山寨之都”的帽子了,現在深圳正努力將“山寨之都”改變為“創新之都”、“創客之城”。畢竟在這個不足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擁有了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諸多知名企業。
隨著政府方向和策略的改變,深圳的整個電子產業也已經是開始了轉型升級,政府已將目光更多轉向了技術研發和創新,與此同時深圳的土地的租金成本、用工成本、融資成本都在迅速提高,在加上政策面上的變化,使得包括手機制造在內的勞動密集型的電子制造業開始向外轉移。
而轉移的方向,其中一個就是轉移到中國的內地省市。
在此背景之下,不少內地政府紛紛推出相應優惠政策,希望將深圳的一些廠商引進到當地去投資建廠,其中對于手機制造商的爭奪更是成為了重點。相比深圳來說,內地的土地資源豐富,土地使用成本低;人力資源豐富、用工成本也很低,此外還有很多稅收優惠等方面的優勢。這也吸引了很多的手機廠商將工廠內遷。
△內地遵義市與深圳土地與用工成本對比
比如,富士康在國內的主要的制造基地就已經從深圳轉移到了鄭州、重慶、南寧、煙臺等二三線城市。其中鄭州已成為目前富士康在中國的最大的生產基地。由于蘋果產品主要由富士康鄭州工廠代工,這也帶動了一大批的蘋果供應鏈廠商在鄭州設廠。
此外在去年,總部位于深圳的正威智國際集團也在鄭州航空港啟動了智能能終端(手機)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50億元,計劃形成每年2億部手機產能,2000億以上產值。
據芯智訊了解,目前中興、天語、酷派等企業都有入駐正威集團的智能能終端(手機)產業園項目。
此外,還有剛剛于今年2月9日得到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南昌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南昌綜保區”)。
據介紹,南昌綜保區是目前我國境內除自貿區以外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目前南昌綜保區內及其周邊已布局了2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項目,志在“筑巢引鳳”,招引符合發展定位的大項目、好項目入區發展。
據了解,目前國內排名前三的手機和智能終端原始設計制造商(ODM)——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就計劃將生產基地從深圳搬至南昌。并計劃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南昌綜保區建立與德通訊智能制造科技園項目。
而據芯智訊了解,目前深圳的僑興、卓翼、西可等深圳的大廠,乃至振華集團,與德通訊都有緊密合作的加工業務。隨著與德通訊智能制造科技園啟動,或將帶動一大批相關的企業在當地落戶建廠。
此外,總部位于深圳的華為,也將華為終端總部設在了深圳之外的松山湖南區。同時,華為還計劃把華為大學、研發中心、測試中心等搬遷至松山湖。而這一舉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深圳的各方面的成本上升太快。
于此同時,中興通訊深圳生產基地的大部分將搬遷至河源,屆時中興通訊河源項目將有工人上萬名,2017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而在近日于深圳召開的“新遵義 芯智造”2016年智能終端招商推介會上,深圳市弘年通訊發展有限公司就表示,工廠落戶遵義后,弘年年產值將超過10億元。深圳市財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也表示從深圳遷至遵義后,遵義政府提供了比深圳最低的綜合成本和良好投資發展環境。財富之舟還計劃投資30億在遵義打造智能終端產業園。此外,據了解,目前中興、金立等眾多企業都有在遵義投資建廠。
除了向中國內地遷移之外,還有很多深圳的企業選擇了外遷,轉移到一些勞動力、土地成本更低的國家,比如印度。
去年8月,富士康宣布在印度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每年產量達到4億部手機的制造工廠。而在此之前,富士康曾宣布在印度為蘋果建立代工廠,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10到12個工作點。
去年12月,vivo手機印度工廠舉行了開工典禮。據悉vivo印度工廠首期投資1.25億人民幣,將為印度創造2200個就業崗位。按照計劃,2016年底該廠將達到每月100萬臺的最大產能。
金立印度負責人Arvind Vohra就在第一屆中印手機產業高峰論壇也表示:“金立希望未來實現100%印度制造。”據了解,金立已經決定在印度投資建廠,地點在德里附近。
華為在去年7月已經獲得了印度政府的一項關鍵生產許可,為其在印度生產手機的鋪平了道路。此外,華為榮耀官方此前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曾明確表示,“我們已經開始認真評估當地產品,內部正討論在印度生產事宜。”
而除富士康之外,沃特沃德、與德通訊等手機制造商也已經在印度建設生產線。
據了解,與德通訊與印度飛利浦的最佳代工企業合作,在2015年10月啟動了印度制造基地的建設。與徳印度制造基地,不但提供手機組裝、測試、維修的EMS代工服務,同時提供電池、充電器、耳機等核心配件的印度本地配套生產能力。
據與德通訊印度分公司CEO馬明博介紹,與德印度制造基地將于2016年5月投產,一期投入2500萬人民幣,年產能規劃1000萬臺,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中。
不管是深圳手機廠商的主動內遷,還是內地政府過來的成功挖角,亦或是在印度等國設廠,這些企業都是希望通過這些手段來降低成本,增強自身的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這也反應了深圳這座中國電子產業中心、“手機之都”的的地位也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1日上午消息,谷歌今天宣布該公司的Chrome瀏覽器在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換句話說,Android和iOS版Chrome瀏覽器在短短5個月內就新增2億用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9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