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
吳秀剛聞康集團品牌總經理、戰略副總經理
李光輝春雨醫生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coo)
劉麗瓊春雨醫生全職醫生
本報記者王晶晶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夯實應用基礎、全面深化應用、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加強保障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部署了建設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集成醫學大數據資源、發展智慧健康醫療便民惠民服務、制定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等14項任務。
針對我國醫療大數據的發展現狀和亟須破解的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走在醫療大數據前沿的一線實戰人員。他們認為,當前,我國醫療大數據在不斷規范發展,但是仍需加強醫療大數據的實質性挖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數據如何大、如何有用”的研討層面。
我國醫療大數據不斷規范發展
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對于醫療健康大數據早已進行思考和布局。早在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就從宏觀角度提出,醫療衛生領域的信息化建設要統籌規劃電子病歷的應用發展,促進醫藥、醫療和醫保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在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居民健康檔案的建設和應用為中心,為醫生、患者、醫院管理機構、醫療支付方以及醫藥產品供應商等機構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不斷完善各級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和數字化醫院管理系統,將分散在不同機構的醫療與健康數據整合起來,從而滿足各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需要。
此外,近些年,我國在醫療衛生領域還不斷吸納國內外先進的信息技術,信息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例如,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動態的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等信息庫,衛生資源與衛生服務利用、疾病報告與健康監測等大型數據資源庫。社會力量中的體檢機構、互聯網醫療公司、健康管理類公司、醫療器械及醫療穿戴設備公司、基因及生命檢測機構、醫藥公司等也在通過各自渠道及方式大量收集醫療健康大數據。
針對此次《指導意見》出臺的意義,聞康集團品牌總經理、戰略副總經理吳秀剛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指導意見》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了全面指導,以全局視角和開放心態為涉及醫療健康數據的各個資源方樹立了行動指南,將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同時,在長遠角度提升百姓健康指數、解決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核心問題、構建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鏈、規范行業秩序、促進行業協同發展上,《指導意見》將起到重要作用。
在吳秀剛看來,值得關注的是,《指導意見》對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和規范給出了明確意見,且具有可操作性。一是按照安全為先、保護隱私的原則,優先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建設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部門、區域、行業間數據開放融合、共建共享。二是集成醫學大數據資源、構建臨床決策、疾病診斷、藥物研發等支持系統,拓展公共衛生監測評估、傳染病疫情預警等應用。三是制定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建立健康檔案等基礎性數據庫,規范居民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嚴格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準入,建設實名認證等控制系統,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春雨醫生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coo)李光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健康醫療”的新模式,對加快醫療健康數據的互聯互通,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挖掘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有重大意義。他認為,《指導意見》亮點頗多,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是推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醫療機構監管,健全對醫療、藥品、耗材等收入構成及變化趨勢的監測機制,助推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二是加強臨床和科研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提升醫學科研的應用效能,推動智慧醫療發展;三是推動健康咨詢等產業發展,基本建立了適應國情的健康醫療大數據。
此外,春雨醫生的全職醫生劉麗瓊補充道,《指導意見》提出的加快研發成果轉化,提高數字醫療設備、物聯網設備、智能健康產品、中醫功能狀態檢測與養生保健儀器設備的生產制造水平;建立實驗室病原檢測結果快速識別網絡體系,有效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等,同樣可以為打造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在具體的目標上,《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底,我國要實現國家和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全國藥品招標采購業務應用平臺互聯互通;2020年,建立起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分級開放應用平臺,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
打破“信息孤島”加強醫療大數據的實質性挖掘
從目前的應用情況看,結合大數據的規模、數據結構、數據增長狀況和數據價值來判斷,目前醫療行業的數據已經呈現出大數據的主要特征,這些數據的積累和應用對于疾病管理、控制和醫療研究都非常有價值。
“由于醫療數據管制體系帶來的醫療數據難以獲取和信息孤島問題,醫療大數據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集中體現在醫患互動、數據采集和存儲方面。”李光輝說,因為醫療大數據是一項跨學科的研究,在做好醫療大數據的實質性挖掘上,仍存在一定的難度。
吳秀剛同樣認為,醫療大數據目前分散在不同機構的不同系統里,各類建設標準以及不同接口造成了諸多的信息孤島,不同系統間的語義互操作性還存在很大問題。不同機構之間存在不同話語權的利益分配,即便解決軟硬件的統一性問題,真正做到互聯互通、信息融合與共享還需要更多建設性設計。
推薦閱讀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應用在近五年發生了爆發式增長。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8億,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微信與微博社交工具用戶也各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進一步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實質性挖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