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三星在中國召開了最新旗艦Galaxy Note7發布會。說實話,Galaxy Note7的到來是帶著光環的,虹膜識別、IP68防塵防水、S Pen全新設計、以及中國本土化的細節更新,一時間讓Galaxy Note7成為了話題的焦點,備受關注。 但是發布會后不久,全球就曝出了Galaxy Note7因電池瑕疵的問題在部分國家召回的消息。隨后三星對被召回Galaxy Note7的用戶安排了很周全的補償措施,消費者可以免費更換一臺全新的Galaxy Note7,也在某些地區采取了置換Galaxy S7/S7 Edge退差價,甚至是全款退貨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總的來說三星的誠意和時效性都做得很到位,但是網上的輿論還是炸裂了。吐槽、段子調侃紛紛出現,冷嘲暗諷如潮洶涌。 比如這樣的: 比如Note7不能上飛機等傳言。而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最新消息稱,美國航空安全監管部門FAA僅是建議并敦促乘客在飛機上不要開啟或為這款設備充電,不要將這款設備放在托運行李中,并不是所謂的不能上飛機。事實上,中國民航明令禁止使用手機,且有法規明確指出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的飛行模式。 對待本次電池質量問題,中國三星電子也第一時間發布官方聲明: 從聲明中可以明確的看到因為國行版本的三星Galaxy Note7采用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所以國行版的Galaxy Note7并不存在電池問題,故不需要召回更換。 但是網上的輿論是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所有矛頭都是指向中國不召回,然而這些人難道都看不到三星聲明中的描述嗎?還是選擇性屏蔽掉了這些重要的說明,故意博眼球,博關注,刷存在感? 其實從眾多互聯網事件的發酵中可以發現一些關于互聯網輿論的重要問題, 第一:輿論偏向的負面性,批評多于肯定,負面輿論壓倒正面輿論。選擇性避重就輕,然后產生一些歪曲的言論。因為負面新聞、負面事件、負面話題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極其容易誘發人們的好奇本能,引發人們的探究討論,而且一般情況下人們發表批評性意見要比發表肯定性意見的動力更強。 第二:輿論偏向于非理性,大多數人在網上發聲都是以情緒宣泄多,理性思考少。網絡輿論的結論往往主觀意識過于強烈,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所以網絡輿論因此常常充斥捕風捉影、道聽途說、夸大其詞、聳人聽聞之辭。網絡輿論發展到現在這種趨向于惡性的地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需要負責。 第三:輿論的從眾性,人云亦云,缺乏基本的判斷力。一個事件發生后,根據負面輿論的導向,一般人都會跟隨大流,追熱點,生怕自己被時代所拋棄。 就三星Galaxy Note7的電池缺陷事件而言,確實三星有錯在先,不過三星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和及時的做出了應對措施。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國行版的Galaxy Note7是無罪的,網上的過激輿論對待本次事件有失公平。 生活在一個網絡輿論環境不是很健康的環境中,消費者應該都有自己的判斷力,就像大家喜歡摩托羅拉,喜歡蘋果一樣,理性的對待。也希望除中國市場外的Galaxy Note7用戶盡早的更換新批次的Note7,徹底解決本次電池瑕疵問題。
|
推薦閱讀
古裝玄幻電視劇《青云志》熱播,劇情可謂峰回路轉、跌宕起伏,高人氣明星的加盟更博得無數粉絲的關注。隨著一大波的粉絲互動活動的拋出,平安WiFi與《青云志》的跨界互動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