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狹義上講是一種市場營銷行為,通常用以引發產品購買,即商業廣告。從廣義上認識廣告,它是一切為了溝通信息、促進認識的廣告傳播活動,無論是否具有作用于商業領域,是否將營利作為運作目標,只要具備廣告的基本特征,都屬于廣告活動。
早在2010年,美國廣告公司的廣告支出預計可達1425億美元,而估計于全球的廣告支出亦達4670億美元。
古代廣告的通常形式是口頭傳播,有記載的最早的廣告應該是在古希臘發現的《尋奴》。
15世紀到16世紀的歐洲,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廣告出現了。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則紙介印刷廣告,當時是用來宣傳販賣教會圖書的。
中國雖然不是現代廣告的發源地,但有廣告性質的宣傳方式很早就已出現。除了口頭廣告,中國古代最常出現的是懸掛式廣告。北宋時期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描寫了北宋京都繁華的街市景象,里面的懸掛式廣告隨處可見。 到了清末民初,租界遍地的上海等地區成為中國現代廣告的發源地。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現代廣告在中國出現了真正的繁榮,但當時的廣告與外國相比較還有很大距離。中國首條電視商業廣告于1979年播出,首條公益廣告于1986年播出。現今,中國的各種廣告也逐漸地走向了專業化,也誕生了諸多廣告傳媒公司。
轉眼來到了21世紀這個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時代,電子商務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中國制造也在逐步向中國智造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希望可以讓自己的產品走向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在數字營銷行業中,廣告買主的競爭加劇,廣告客戶將原本投放到傳統投放渠道的預算轉移到Facebook、Google等平臺。伴隨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用戶增長速度放緩,廣告需求的增長速度快于廣告位增加的速度。但是對于國內諸多企業,又面臨著語言鴻溝、定位不準、門檻過高等諸多難題。
面對當前市場上的諸多困難,國內一個團隊率先實現了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代替人工投放的前沿技術,成功實現了多國家、多平臺的程序化投放及優化,能夠有效幫助外貿電商提升海外知名度,他們希望可以帶動整個行業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這個團隊就是“清谷科技”,清谷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在美國硅谷設有子公司,自其產品于2016年8月正式上線以來,每月注冊用戶過百,目前已為企業投放數千萬條廣告。“清谷科技”的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站式自助海外廣告投放工具,該系統所采用的技術,是用機器自我學習更新取代人工經驗的核心技術,目前處于世界的前沿。
據《極客網》了解,其在眾多互聯網廣告公司中脫穎而出則得益于自身擁有自動化、傻瓜式長尾廣告投放的核心技術,能解決互聯網海外廣告投放中的諸多痛點,作為一家專注于科技互聯網領域的新媒體,《極客網》對此非常關注。因此,于近日對清谷科技創始人徐江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具體詳情如下:
TA講述:突破重重壁壘 深耕廣告價值
用技術對抗壁壘
對于“廣告”徐江有自己的認知,2006年他從清華大學畢業以后,去了美國,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谷歌做廣告。
2014年徐江從谷歌辭職并參與了一家大數據的創業公司,主要做的是醫療健康。2015年,公司被收購,同年8月,他就從公司辭職回國創立了清谷科技。徐江對極客網表示,清谷科技致力于搭建一個橋梁,連接中國的中小外貿企業和海外的互聯網網絡廣告,他們希望在未來實現中國的中小企業,沒有難做的廣告這一理想。目前對于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講,海外廣告的“科技門檻”、“最低消費”、以及“語言鴻溝”,是三個非常大的壁壘,進而導致了企業無法進行相關廣告的推廣。徐江表示,其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貿就在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從最早的“廣交會”到后來的“阿里巴巴”到“亞馬遜”,中國的外貿經歷了從線下到線上,從批發到零售這兩個明顯的產業升級階段。而現在,中國的外貿企業也正處在一個產業升級的階段,這個階段其實從歷史上是在不斷的重復的,從最早的美國到日本,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到后來的中國和東南亞,每一個世界工廠都逐漸變成了一個品牌的基地,而把相應的勞動力轉移到了當時更處于下游的國家和地區。
讓更多人了解到廣告的價值
中國曾經是被叫做世界工廠,但隨著產業的升級和勞動力成本的升高,現在大多數外貿企業,走上了轉型之路,由制造商成為了零售商和品牌商。在這個趨勢下,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如何進行品牌的塑造和推廣,成為他們的一大痛點和阻礙。
語言種類多,最低消費有限制,相關廣告技術門檻高,是目前行業存在的三大痛點。而清谷科技于今年8月份上線的自動化系統,使得中小企業可以方便的進行海外網絡推廣。
清谷科技希望成為為客戶提供廣告估值的工具,讓客戶更多地了解廣告的價值。實際上很多企業不愿意進行廣告投放,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廣告的價值,造成價值的錯位。在機場和火車站,很多招商的廣告牌都體現出了這些價值的錯位。所以清谷科技希望用自己的數據和技術,對廣告進行一個更精準的估值和定位,使得廣告主更有勇氣來進行廣告投放,也使得各個媒體可以得到更多的廣告收益。
實現中國品牌與海外市場的連接
為何要創辦清谷科技這樣一個公司,徐江對《極客網》說,他的團隊考察了很多中國東南沿海的中小企業,發現企業對于轉型的需求非常迫切,主要體現在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升高,中小企業不斷要求往價值曲線上的更高的位置遷移,從批發轉向零售,從零售轉到自由品牌。批發有阿里巴巴解決;零售可以由亞馬遜、“速賣通”以及其他的一些平臺解決。品牌塑造對于中小企業來講,需要的是一個平臺和一個簡單的工具。據徐江的團隊調查,中國跨境電商,已經到了千億元的規模,根據艾森哲和阿里巴巴的報告,很快就要突破萬億元人民幣,所以市場是非常巨大的。清谷科技的團隊,既了解中國國情文化同時他們有非常豐富的海外廣告界從業經驗。
清谷科技的合伙人,要么在谷歌或者微軟Bing做過長期的廣告核心技術,要么有著十余年的海外傳統廣告深耕經驗,他們希望可以通過清谷的產品,將中國品牌與海外市場連接。
互動提問 徐江回答
《極客網》:海外廣告投放的主要服務群體是跨境電商,有沒有和國內一些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如果有是怎么合作的?
徐江:我們希望用戶能夠獲得更加充分的信息以及更加便捷的工具,為此我們也非常樂意同國內的跨境電商平臺展開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當然,我們的產品剛上線不久,現在所有可能的合作都在準備階段,現在官網上也還沒有任何合作信息上線。
《極客網》:清谷科技的投放渠道目前可覆蓋到哪些平臺?
徐江:主要分三類: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網盟。這三類在不同的國家地區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類型相通,都可以實現覆蓋。
《極客網》:用戶是否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某些平臺進行定向投放?與此同時清谷是否可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徐江:我們沒有提供這樣的選項。清谷最大的特點是用機器代替人,通過機器的不斷學習改進投放效果,所以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時完全不需要針對不同的產品、平臺做任何的人工優化。當然,假如用戶提出我們現在產品還有未實現的必要需求,我們也會進行調研,把這個需求整合到我們的產品中,這種整合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但我們沒有把“定制解決方案”作為產品的一部分。
《極客網》:當大量客戶進行廣告投放時,如何保證所有客戶所獲得相同效果的廣告位?廣告位的不同價格是否也有不同?
徐江:天底下沒有兩條完全相同的廣告,從技術上講,考慮到“匹配”這個變量,不存在所謂“相同效果”的絕對概念。我們的系統會智能選擇匹配效果最好的廣告位進行投放。
由于廣告是以競價的形式進行購買的,廣告位、投放時間、投放位置的不同都有可能引起價格的變動。
《極客網》:產品廣告投放過程中,是否會根據不同平臺的廣告效果差異,自動對廣告投放平臺進行調整?
徐江:當然,對于跨平臺與同一平臺內部,我們的系統都會根據效果的浮動進行自動、及時的調整。
《極客網》:清谷科技的售前售后團隊是如何解決用戶反饋的?
徐江:我們采用salesforce對用戶的反饋進行整合處理,用戶的反饋到達相關人員的時間至多不超過24小時。另外,我們已經將內部的工作管理系統和salesforce進行了無縫對接,使用戶反饋也成為我們產品流程中的一個有機環節。因此,不管是產品的疑問,還是工程的bug, 我們都有能力為用戶提供詳盡、真誠的解答。
《極客網》:小語種國家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增長點,清谷科技在小語種國家的廣告平臺資源如何?
徐江:目前系統提供的國家(對應其官方或主流語言)選項,并提供對應官方或主流語言的廣告文案支持,包括美、英、德、俄、澳、加、法、日、韓、奧地利、巴西、丹麥、西班牙、印度尼西亞、印度、冰島、意大利、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波蘭、葡萄牙、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瑞典、新加坡。但我們不限定投放地區-語言的選項,有需求的用戶可在這些最優組合外個性化地提出他們需要的選項組合。另外,有投放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用戶也可以使用我們系統,我們有能力為您解決覆蓋投放地區的問題。
《極客網》:目前海外市場的互聯網廣告投放服務,主要是由一些廣告代理機構以項目制的形式提供,清谷科技如何與之競爭呢?
徐江:推廣市場應該百花齊放,我們希望和廣告代理機構一起把市場做大。很多小企業因為推廣項目的資金門檻而推廣無門,同時也想先以小投入試一試。對于這些企業,我們的產品提供了一個無資金門檻、無技術使用門檻的方案。
《極客網》:在同行業、同產品的廣告投放方面,清谷科技是如何處理使其達到效果平衡的?
徐江:一個產品的描述有很多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嚴格來說,就廣告的本質來說,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產品。理論上,如果真出現所有細節完全相同的產品(不同商家),我們的系統會隨機選擇一個參與競價,但是這種情況現實中不可能發生。
《極客網》:海外廣告投放與國內廣告投放在技術層面有何不同?比較難攻克的技術難題有哪些?清谷科技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哪?
徐江:僅就投放算法而言,在互聯網通暢的背景下,沒有不同,也不可能不同。特別是如果已經與平臺進行對接或者說是RTB的話,問題都是大同小異的。
清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能夠把廣告公司的策略,包括平臺分配策略和每個平臺的內部優化策略機器化,而這一機器代替人的技術門檻是很高的。
編者按:
徐江,畢業于清華大學,本科學歷,擁有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加入Google總部廣告組,搜索廣告精準匹配方向,對網絡廣告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和了解;2014年加盟Myfitnesspal,擔任大數據組工程tech lead一職。
推薦閱讀
中新網11月2日電 巨龍管業(002619)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 同比減少1.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33萬,同比增長20.45%。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3.31億,同>>>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