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股價遭遇重挫兩天之內市值已然蒸發近80億,而引發這一情況的表象是有消息稱樂視拖欠開發商巨款,同時樂視金融的支付牌照面臨的收購問題,但是樂視方已經回應了這是有人故意抹黑樂視,不過從股價迅速大跌來看似乎這背后還有很多我們所看不到的東西。那么,樂視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樂視還能轉危為安嗎?所謂的樂視生態和瘋狂擴張背后的底氣是什么?

樂視在最先做的是視頻網站,之后以視頻內容為引生產超級電視,再到樂視手機。在移動互聯網井噴后開始打造樂視生態,包擴“終端+平臺+內容+會員”的體系,同時進軍地產、金融、體育、影業等多個領域,樂視超級汽車也依然在運作之中。前段時間樂視在北美建立總部劍指海外市場,其全球化進程也在不斷推進之中。
然而在2016年的樂視先是搞了幾場大的促銷,包括買會員送硬件等,聯合BAT以及電商平臺進行包銷,之后拿下了酷派并聯合推出樂酷手機,似乎一切都在樂視的算計之中。就在這時,負面消息也不斷涌來,生態模式同時受到了質疑。
樂視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樂視是一個資本運作的高手,毫無疑問,在過去的13、14年樂視就曾多次因為各種情況出現股價大幅下跌的情況,有大股東減持也有市場監管的壓力,但是樂視并沒有倒下,到如今樂視似乎看起來還很好。可是在樂視網背后,樂視硬件是在貼錢賺呦呵,子生態依然還是純投入,在燒錢的。賈躍亭憑借資本手段來進行公司資本層面的運作來幫助樂視維持低額的利潤,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即使沒有欠款問題或者欠款問題已經被樂視擺平,那么資金鏈的問題樂視該如何解決?自16年下半年以來樂視就一直被業界認為資金鏈有問題,此次的股價下跌也說明持股者對于樂視的信心出現了動搖,減持是一種止損行為。
根據樂視上半年的財報來看有人認為其中的高利潤是一種假象,同時賈躍亭還作出了減持股份的承諾,或許這就是在阻止樂視股價下跌。現在看來這或許是因為資金鏈的問題而被無限放大的,輕資產的樂視如何飲鴆止渴呢?
重金砸出的高估值是泡沫?
樂視的全生態在15年的估值就已經高達3000億,在16年樂視手機、樂視體育都在增長,融資、建廠、買地,甚至可以和戰亂紛飛的BAT聯手銷售樂視產品,也充分體現了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脆弱。
單就樂視影業一項,成立于2011到如今已經增資七次以上,注冊資本從之前的1500萬元增加到8億以上,估值也近百億。年初樂視網收購了樂視影業,樂視影業的估值就被放大不少,融資86億的樂視體育估值也達到了210億以上。賈躍亭以其所持樂視網股權進行了套現融資,而其套現所得又免息借給樂視,這樣一來資本經過轉手后樂視的估值就被成倍的放大。
顯然,從資本市場資金的撤離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資金并不看好樂視,也有可能是一部分套現者或者機構投機者故意為之。其目的或許就是利用此次樂視欠款事件來進行個人或者機構的利益輸送。
受挫后的樂視還有機會嗎?
此前在一個職業社交平臺中,有人爆料樂視在招聘的時候無故爽約招聘人,而且不是個例,此外筆者在使用樂視網客戶端進行視頻觀看的時候也多次遇到影片無法觀看的問題,而且當時的網速手機是沒有問題的。顯然,在樂視內部無論是人員管理還是產品運作上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問題。結合當下樂視的處境,這些問題都不是毫無征兆就發生的。
此外,關于樂視體育收購國安也因為各種問題停擺,一味擴張的樂視在資本層面的困境我們該如何看待?
不過樂視曾經因為遭遇股東減持和部門監管后陷入困境,后來都可以轉危為安,只要不是資金鏈發生不可挽回的問題,我們相信樂視依然會走出困境。只是,樂視籍以依賴的資本手段背后,其將融資的資金轉手一圈,最后的買單者會是誰呢?
在年中的大促上樂視以買會員送硬件的噱頭著實吸引了不少會員用戶,同時硬件銷量也上去了。沒錯,這是一場成功的營銷。在雙十一來臨之際,樂視必然會再進行一次產品兜售,以求迅速回籠資金來解決資金鏈的問題。當然,也有消息爆料樂視從香港借款度過危機,不過即使此次的欠款危機解除,樂視的股價想要迅速回升也已不可能了。
資本市場是企業用來融資的,但是融資手段不止這一種。樂視發聲回應欠款系抹黑之后網上關于樂視的負面消息正在被壓下去,說明起碼樂視的公關做到位了。
樂視的生態效應還能繼續么?
毫無疑問樂視目前的重心是樂視金融,而牌照問題是樂視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自從互聯網金融開始審核資質以后,牌照就成為了搶手貨。目前的牌照已經不再公開發放,在牌照市場動輒就是幾個億的報價。當然樂視不差錢,如何通過生態嫁接將樂視生態金融融入到樂視生態體系中才是樂視關注的問題。事實是,在互聯網金融市場入局者甚多,大多企業早已完成或者正在進行著布局,樂視金融能否依靠資本手段將其打造為一支騎兵仍然還是個未知數。
那么,樂視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早期樂視是以視頻網站起家,如今樂視生態也更多地是依仗樂視網為基礎的內容生態的搭建,包括樂視體育、樂視電視以及樂視手機,之后的樂視汽車可能也就融合進來,其終端硬件的唯一優勢就是有樂視內容的加成,而近兩年樂視大吹生態,在業內的企業也紛紛效仿,可這真的就是一個好的行業方向嗎?
樂視的高估值背后不僅有資本層面的操作手段,還有各種營銷、噱頭以及借力明星手段,為何樂視股價這么高或許就有一部分炒作的原因。這對于一家資本手段眾多的企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炒作企業融到了資金,明星套現得了利益,儼然已經是一種市場錢規則了。
從資本的角度來講,樂視雖然產業眾多,但是可持續盈利價值并沒有體現出來,而樂視目前的諸多布局中,一方面是為了在未來占據一個風口,同時為資本層面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樂視也在極力將估值回調已達到合理的預期范圍,從這點來講或許股價下跌對于樂視并不是一件太壞的事情,只要可以及時阻止下跌就可以了。
筆者認為樂視股價下跌是連鎖反應,這與樂視接連的業務受挫也有關系。然而在追求快速增長的估值的同時,無論是內部管理還是資本運作樂視都需要停下腳步來看一看是否走得太快而忽略了行業的真實性和大眾深度。企業賺錢是第一位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企業產品深度和用戶口碑都沒有了這還是一家好企業嗎?
推薦閱讀
自從電子郵件誕生以來,我們一直都在批判電子郵件的效率以及垃圾廣告的騷擾,然而任何一家當代企業卻都離不開它。企業的員工總是要時不時查看一下自己的收件箱,甚至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樂視的危機,樂視到底是大生態還是蜘蛛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