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了2天的支付寶的圈子:校園日記、白領日記、海外日記,全都在11月29日下午下線。

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彭蕾今天發布了內部信表示“承認錯誤”,并提出四點要求:
1、所有打擦邊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
2、惡意發布突破底線圖片的用戶永久封號并永久不能注冊。
3、團隊內部討論整頓。想清楚并寫下來,我們要什么不要什么,嚴格執行。
4、請大家繼續鞭笞。

支付寶如此緊急的下架“圈子”,讓外界唏噓不已。但是我們從彭蕾的內部信中也能讀出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
其一,支付寶一直在探索轉型的路子。
彭蕾說:“作為日活超過一億的應用,我們必須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必須努力轉型才能跟上形勢。”
這里的“跟上形勢”,到底是什么形勢?事實上,這個形勢就是微信支付比支付寶擁有更多的支付場景,比如,發紅包、群收款、文章贊賞等與電商無關的社交場景。
這種豐富的社交支付場景,讓很多手機網民已經徹底習慣了微信支付,特別是那些新網民。
什么是“新網民”?就是那群自2013年開始才頻繁上網的用戶,他們用的都是手機上網,而微信就誕生于這個嶄新的時代。這群人甚至沒有開通支付寶的理由。
而豐富的社交支付場景,讓他們/她們很快學會使用微信支付,并只用微信支付。
所以支付寶迫切需要構建更多支付場景,特別是社交支付場景,而為圈子的美照打賞,也是基于此產生的。
其二,支付寶堅定了轉型的信心,肯定還會繼續探索。
彭蕾說:“支付寶是否需要轉型,這已是一個不需要再回答的問題。圈子是不是個好產品,當然他是。”
而馬云也在內網對此表態:“阿里巴巴珍貴的是改正錯誤的勇氣。支付寶,繼續努力。阿里人,學習反思和自查。”
彭蕾認定支付寶需要轉型,馬云鼓勵支付寶繼續努力。這都透露出,支付寶迫切轉型的壓力。所以后續的轉型探索,仍然會繼續,試錯是不可避免的。
還好,互聯網產品的優點是試錯成本極低,微信曾推出的付費看圖功能,也是僅僅存活3個小時就因支付寶圈子一樣的原因下架。
其三,支付寶到底要什么?如何得到?至今沒有思路。
彭蕾疾呼:“我們要向數億用戶傳遞什么信號?!我們到底要什么?!我們終究去哪里?!”而且要求內部必須“想清楚,并寫下來,嚴格執行”。
事實上,支付寶的壓力全都來自于微信支付。微信坐擁8億以上的用戶,微信支付的份額已經從2014年的10%,漲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的32%。
而且互聯網產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極強的“馬太效應”,如果增長勢頭起來,就必然持續增長。因為用戶之間有傳導效應。
比如,微信好友之間發紅包,搶紅包,就必須開通微信支付,所以就形成了指數級的增長。
互聯網行業的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去死的規律,在社交、搜索、電商、游戲等都已經奏效,在手機支付領域似乎也正在起效。
雖然支付寶在電商支付領域具有絕對優勢,在實名制、大數據、金融業務、風控體系、信用體系上也擁有絕對優勢,但是支付寶擔心如果前端支付寶用戶數被微信大面積瓦解,后端這些能力也都會變得無用武之地。
所以支付寶希望獲得更多活躍度,更多年輕人。
其四,懇切提醒彭蕾以微信之道抗擊微信或許是錯誤的,只有徹底放棄社交想法才能真正實現轉型。
阿里已經多次想切入社交市場,而每次都鎩羽而歸。有人說,阿里沒有做社交的基因。
而我認為,支付寶或許并不需要做社交?你既然認為微信在實名制、風控、大數據、金融業務等方面弱于支付寶,那你就應該把你的長處變得更長,而不是去補自己的短板。
微信是社交工具,支付并未獨立,所以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它還是社交工具。而支付寶在用戶心中的定位則是支付工具。定位理論告訴我們,你想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是徒勞的。
微信支付雖然通過社交支付場景獲得大量用戶,但是在后端的金融業務、風控、信用體系方面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它的品牌想要從社交變為支付,也有巨大的難度,除非微信支付單獨分拆。
而金融本身就應該是越專業越好,所以現在支付寶更應突出自己的“專業金融工具”優勢,強化這一定位,而不是弱化,多在這方面做產品設計,做營銷。
支付寶如果總想做社交,就是從側面告知用戶,社交企業也能做好專業金融業務,這無疑是在幫助對手做宣傳,強化對手的優勢。
在《定位》一書中就特意提到這一點:試圖搶占對手已有定位的結果只能幫助強化對手的優勢。
關注公眾號磐石之心(panshizhixin18),回復“自行車”看摩拜ofo為何會死在2018年冬天?
推薦閱讀
目前智能家電的市場滲透率持續上升,家電產品紛紛進入智能時代。從產品的功能屬性來看,智能家電的發展需要經歷智能單品、智能入口、智能生態圈、人工智能四個階段。依托影>>>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