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巧的輕,鋒芒的芒。
圣誕節前一天,東四條胡同82號,豌豆莢聯合創始人王俊煜在自己的新辦公室里介紹了自己二次創業的項目——輕芒雜志。
今年7月5日,豌豆莢應用分發業務并入阿里移動。隨后王俊煜開始了新創業,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家兼具技術和價值觀的內容分發公司,輕芒是承載這個愿景的產物。
“興趣”成為再創業的起點
王俊煜小的時候有想過自己以后會干三件事,開一家便利店,做中式快餐連鎖店還有就是開報攤。前兩個愿望緣于自己作為廣東人基因里逃避不開的對“吃”的鐘愛,后一個則是讀書時期的習慣養成。
“上初中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去報攤買四份報紙,一份是《廣州日報》,一份是《南方都市報》,一份是《羊城晚報》還有一份是《新快報》。報攤給我的體驗很好,但是現在越來越少的人去會去報攤了,大家都習慣用手機閱讀。”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報攤不可能全盤復制搬上網絡,王俊煜想用技術的手段,重新定義雜志,打造一個專屬于個人的“報攤”。
圖注: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
不同于以“財經”、“科技”、“娛樂”為分類標簽的雜志,王俊煜稱,輕芒雜志是從“興趣”切入,用技術連接高品質的內容,打造一種輕奢的閱讀體驗。
所謂“輕奢”的閱讀體驗在我看來就是在細節處的精致打磨。打開輕芒App,其UI界面與低密度的排版設計,無不體現“清新”二字。字里行間足夠的留白,也打造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王俊煜在介紹輕芒產品的過程中,屢次提及了豌豆莢。目前輕芒團隊的所有成員均來自豌豆莢一覽,其產品所秉持的設計風格其實也極度相似——簡約的UI設計,一顆想要用技術連接更美更好世界的心。
與主流的應用分發平臺不同,輕芒所關注的點更細更全面。據王俊煜介紹,目前輕芒雜志已經上線超過160個不同的細分興趣,幫助用戶在這些興趣領域發現高質量內容。
幾天前,張一鳴接受了《財經》雜志的采訪,他在采訪中談及了他和今日頭條相信和堅持的東西:技術是中立的,不干涉可能是最好的分發信息的原則,今日頭條拒絕價值觀先行。
王俊煜對此觀點的看法同樣直接,王俊煜同樣直接,“技術是有價值觀的,取決于你做什么;面對現實,不意味著沉迷于現實,不斷放大人性的弱點;最后,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娛樂之外更高的追求。”
介紹輕芒過程中,王俊煜的搜索欄中輸入“家居”這個關鍵字,同時又打開了另一個資訊類App。輕芒搜索的結果中,前兩位是,廚房許愿清單、10樣讓你身心放松的家居。而另一個App的搜索結果中則出現了“家居風水學”“X家房產中介推薦”。
TechWeb問了王俊煜這樣一個問題,兩個不同的App,搜索同樣的關鍵字出現的差異如此明顯,是技術上的差別還是別的原因導致的?
王俊煜表示,技術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我們的興趣搜索引擎也不存在太大技術上的壁壘。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對目標用戶群的理解不太一樣,是愿意滿足用戶點擊率趨動的那一面,還是把生活變得更好的那一面,這是不同選擇導致最終結果不同。
王俊煜很認真的把輕芒的用戶做了一個分類,他認為在喜歡輕芒的用戶中,有一部分是內容創造者,他們占據輕芒很小的一部分;還有注重效率、具有超強邏輯性,閱讀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功利使用者”,他將這部分人用戶稱為“職場精英”;當然,還有夢想成為“大神”的上進青年;當然占據最大比例的是關心品質的年輕人。在王俊煜眼中,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改變自己的生活,這類人都會喜歡輕芒。
一本能夠互動的雜志
輕芒的定義是,手機上豐富美好的興趣雜志鋪。在UI設計中,王俊煜借鑒了很多雜志的排版模式,輕芒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給人的感覺很“干凈”、“清新”。但這本雜志的最大創新之處,應該是增強了互動性。
王俊煜說,雜志是一個舊名詞,我們要給它賦予新的含義,這是新的雜志,屬于這個時代的雜志。
輕芒雜志,使用的是輕芒研發的興趣引擎,可以以用戶實際的需要為中心,許多細分的興趣都能準確找到內容。目前,“輕芒雜志”的后臺已經有 425 種不同的興趣,其中的 160 本開放給用戶瀏覽。
除了興趣引擎推薦真正高品質內容之外,輕芒還增加了做筆記的功能。聽起來這有點像使用Kindle的閱讀體驗。但我真正體驗之后發現,在做筆記這一點來看,輕芒雜志的體驗顯然更好,因為它更像是你拿著一支熒光筆隨時給自己閱讀的的文章做筆記的體驗。
當然,這種做筆記,劃重點首先肯定是為了自己積累知識,但輕芒將這一功能加入了互動的設計,你劃下來的重點也能夠被別人用上。你在閱讀的時候可以看到和你有共同興趣的人留下來的重點,可以直接看到別人都在什么地方停留過,什么地方劃了重點。
讀到一篇文章的時候,發現其中的妙筆生花處,突然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于我心有戚戚焉,閱讀變得不再是一件孤獨的事。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里,原來還有人于我的心靈是息息相通的,這樣想來,竟在閱讀中收獲了一份俗世里的小確幸。
關于文藝和情懷
無論是豌豆莢還是輕芒,這些產品所展現出來的氣質具有著超強的辨識度。人們習慣稱它們“小而美”,習慣將創造這樣產品的人貼上“文藝”和“情懷”的標簽。
當TechWeb問王俊煜,您認為把這兩個標簽貼在您身上是合適的嗎?王俊煜的回應是這樣的,“我們是一家商業公司,追求的是盈利和創造好的社會影響力,希望用戶能感覺到美好的東西,這是我們整個公司‘的價值目標。當然要實現這樣的價值目標肯定需要商業能力去支持實現,但我認為,很多人所說的‘文藝’和‘情懷’的字眼是放在我的這種想法反面的。”
對于輕芒的商業模式,王俊煜其實有著清晰的規劃,“在優質媒體創業浪潮下,很多優質的內容制作者技術背景不強,這恰巧是我們所擅長的,我們想幫助這一批優秀的內容制作者掙到錢,那樣我們也就能掙到錢。”
除了發布輕芒雜志,王俊煜和他的團隊還推出了一款免費幫助內容創作者制作微信小程序的“輕芒小程序+”。不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微博、知乎等自媒體平臺的賬號,又或是已有的 Native App 或者是 RSS 源,“輕芒小程序+”都可以將其智能轉化為小程序中的內容,并能將同一團隊的不同自媒體號合并。內容創業者只要照常更新自媒體,這些內容就能在小程序上自動發布。
嚴格來說,這并不是王俊煜的第二次創業,早在他的北大讀書時期,王俊煜就創辦了《元培時訊》,當時還獲得了北京市校園報紙的金獎。難能可貴的是,這份報紙目前仍在運轉之中。
31歲的王俊煜,在告別豌豆莢之后,他選擇再次創業時想到的仍然是做書報雜志�?萍及l展不斷促使新的媒介產生,不管介質如何變化,人們對優質內容的需求總是一如既往的迫切。從豌豆莢到輕芒,王俊煜和他的團隊打造的產品在改變,但貫穿其中的想法卻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幫助用戶連接更美更好的世界。
推薦閱讀
圣誕節終于來啦~今年的圣誕節你想好怎么過了嗎?與心愛的TA享受燭光晚餐,Or 與姐妹們刷街購物狂歡? 朋友圈依然是秀恩愛、秀美食、秀禮物……每年如此,是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豌豆莢被收購173天后 創始人王俊煜帶“輕芒”再出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