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不了政府采購清單,到全國城市智能交通領域連續7年市場占有率第一,海信網絡科技用18年發展,打破國際壟斷,并直接把相關產品的價格拉下2/3,大幅度提高了中國該領域的“國產化”,大大降低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成本。
12月28日,海信在貴陽舉辦智慧城市戰略落地發布會,貴陽市副市長劉玉海,海信集團總裁助理、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經理陳維強出席并講話。經過十數年的技術與業務積累,海信正式宣布進軍智慧城市領域,成為國內智慧城市領域中根基最為扎實的企業之一。
從1998年成立至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憑借不斷的技術創新,與中國100多個城市攜手為城市道路的改善帶來益處,一系列數字讓人刮目相看。
技術上,面多海量過車記錄,海信率先實現百億數據,精確車牌檢索1秒內完成,模糊車牌檢索3秒內完成,成為行業最快速度,幫助城市交通、公安系統快速鎖定違法犯罪車輛,高效率保障居民安全;行業首創的突發擁堵檢測方案,將突發擁堵發現時間由20分鐘縮減至5分鐘,警情響應時間縮短75%,讓上班的道路更加暢通。
在城市建設上,2005年,海信憑借技術優勢中標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系統項目,2008年至今,海信交通信號機投入使用8年,年故障率僅3.6%,優于國外品牌5%的國際標準;應對社會犯罪方面,海信貴陽項目10000多個攝像頭組成的高清視頻監控系統,一期工程一年里為警方提供破案線索6697條,共幫助破獲案件2554起,處理交通違法410萬條;在天府之國成都,海信將13000多輛公交車接入到智能公交調度系統中,實現全國首例1萬臺以上公交接入。智能公交調度系統實施后,乘客平均候車時間下降40%,月均投訴下降20%,同時,月均事故下降47%,超速違規行為下降97%。
陳維強表示,海信的智慧城市建設將避免“重建設 輕應用”的發展陷阱,將以實際使用效果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城市居民生活帶來切實改善。
推薦閱讀
在中國的100多個城市,每天忙碌在上班下班路上的人們,可能并不會意識到自己出行的背后,在被海信智能交通系統“無形”指揮和引導著:它可能智能調度著公交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這是海信干的?“數”說刮目相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