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灸大夫的醫學顧問接到一個咨詢熱線,家住廣東深圳福田區的白領張女士,年齡還不到三十歲,卻備受宮寒痛經困擾多年,氣色越來越差,為此非常苦惱。張女士說,每次大姨媽來問候的時候,痛得死去活來,在床上直打滾,感覺就像一場戰役。

對此,灸大夫資深醫學顧問李醫生表示,張女士這樣的情況在當代女性中較為普遍。子宮形似梨狀,孕育生命本源,是人類最溫暖、最偉大的器官。同時,子宮也是女人身體最怕冷的器官。現代女性久坐辦公室,吹空調;熬夜,不愛運動;貪圖涼快,愛吃冷飲……日積月累使寒邪入體,陽氣受損,影響氣血運行,進而出現宮寒痛經,危害女性健康。
什么是宮寒?灸大夫黃教授指出,所謂宮寒,是指婦女陽氣不足,胞宮失于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白帶增多、痛經、月經失調、不孕不育等癥狀。

對于現代女性來講,宮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宮寒,更不知道該如何去調理。那么,宮寒體現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宮寒又要怎么調理呢?
宮寒的典型癥狀
1、發胖。宮寒者的表現之一是渾身發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身體會開始囤積脂肪,子宮越冷囤積的脂肪就越多,從而引起發胖。
2、月經異常。經期有時錯后,色淡而量少,經前小腹有墜脹感,并出現白帶增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色黑有血塊,個別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
3、身體怕冷。宮寒女一般畏寒怕冷,特別是肚臍以下部位,怕冷更為嚴重;有的人腳涼甚至雙腿膝蓋以下部位冰涼。
宮寒如何調理?
灸大夫黃教授指出,子宮很脆弱,需要倍加呵護,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規律,加上日常保健,對子宮是益處多多。
【食補】
平時多吃胡蘿卜、補充維生素C和E、葉酸,多吃含鈣高的食物。少吃煎炸油膩、辛辣生冷食物。
【運動】
每天堅持快走30分鐘以上,加速子宮及身體的血液循環;每周堅持游泳一次,提高宮縮能力。
【暖宮操】
1、雙膝自然分開,跪在墊子上,挺直腰部,向前彎腰,讓胸部盡量接近墊面,保持5分鐘。
2、接著平躺在墊子上,做收腹提臀運動,臀部在空中盡量保持3—5分鐘,感覺子宮隨身體一起收縮。
“宮寒的調理,除了改變飲食習慣和多做運動外,在中醫上還有沒有更安全更綠色的健康療法呢?”筆者提出了疑問。
“有的,那就是中醫艾灸!”灸大夫黃教授說,“艾灸是一種安全健康的綠色療法,有很多患者就是用這個方法治好了多年的宮寒痛經問題。”
艾灸調理宮寒 效果更佳
“子宮寒,百病生;子宮暖,氣色佳”。中醫認為,宮寒與腎虛,脾氣虛,血虛,肝郁,痰濕,血瘀等原因有關。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痛經、閉經等婦科癥狀多是由宮寒導致的。調理宮寒先散體內寒氣,驅寒補陽才能暖身暖宮。

《黃帝內經》:“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艾灸是通過溫熱等物理刺激的作用,來進行扶正祛邪,平衡陰陽,防病治病,康復保健,特別適合體質寒虛偏陰的女性,可幫助女性補充陽氣。
具體艾灸穴位如下:
【關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癥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神闕穴】
在腹中部,臍中央。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于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氣海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八髎】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灸此穴對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有治療作用。
【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灸此穴位能活血化瘀,對痛經、月經不調療效顯著。
艾灸方法
使用新一代艾灸研發成果灸大夫i9無限灸艾灸這四個穴位,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有效調理宮寒問題,告別痛經困擾。i9無限灸艾灸儀無煙無火無線、輕巧時尚、智能便攜,無論是居家旅行、還是上班、開會、外出逛街、坐地鐵等,都可以灸一灸。

當然,灸大夫醫學專家黃教授特別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宮寒問題的改善,需從生活習慣著手,配合艾灸長期理療。
推薦閱讀
“環保”仍舊是今年家居行業的一個熱門議題。新房裝修完了,新家具、新家電、新的生活,往往會讓人有迫不及待想入住的想法。然而,裝修完后,你是否關注到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