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熱浪滾滾”,各行各業蜂擁而至,特別是在“互聯網+”的風口之上,攜帶互聯網基因的眾多影業公司更是強勢“入侵”,立志掌控電影工業的各個環節,改變甚至顛覆整個電影產業。無奈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互聯網企業在電影圈里的日子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如魚得水。
2月17日晚間,阿里影業發布公告,預計其2016年度凈虧損9.5-10億元,這已經是阿里影業連續8個季度出現巨額虧損。發布公告后第一個交易日,阿里影業股價大跌5%至1.36港元。
阿里影業發布的公告稱,2016年出現巨額虧損的主要是因為淘票票平臺過去幾個季度持續的票補與市場推廣所致。業內人士分析,作為跨界進入電影行業的代表之一,阿里影業大量燒錢搶占在線票務市場或許是其出現巨額虧損的一大原因,但是,影視制作方面的失敗,或許才是阿里影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事實上,阿里影業自己也深知內容為王,所以他們也不甘心沒有主控電影。于是,在2016年有了明星云集卻口碑不高的《擺渡人》。這是阿里影業主控的首個電影項目,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最終慘淡收場。導演張嘉佳曾透露,《擺渡人》制造成本超過3億,票房過10億才不會虧本。然而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不足5億元,豆瓣評分才3.7分,高調出生,高調敗落,讓人不慎唏噓。
互聯網公司磨拳霍霍 掘金電影市場
這幾年來,以BAT、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電影產業,希望憑借其握有的發行管道、數據分析能力甚至強大資本等優勢,在電影市場開創一片新天地。阿里巴巴在2014年6月以正式收購的形式成立了阿里影業,此后阿里影業以投資的形式出品了《親愛的》、《心花路放》等多部電影。2014年,愛奇藝宣布正式成立愛奇藝影業公司,同年,優酷土豆也成立電影公司合一影業。2015年9月,騰訊成立了企鵝影業和騰訊影業兩家影業公司。2016年1月,小米也組建小米影業。眾多互聯網公司都想在電影行業分一杯羹,但就目前來看,阿里影業年年虧損,愛奇藝影業、合一影業在業界名聲并不顯,挾中國最強的流量平臺的騰訊影業2016年同樣略顯沉寂。雖然騰訊影業2016年參投的《魔獸世界》、《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電影票房表現不錯,但其首部主投電影《少年》,也是票房口碑雙失利,票房僅不到1600萬,豆瓣評分5.8分。
而小米影業呢?小米影業組建之初,曾希望與在電影市場刷存在感。不曾想,2016年小米主業遭遇“滑鐵盧”,到了今年1月份,小米影業直接撤銷了宣發部門,據稱壓縮宣發部門的原因是“小米要把業務中心放在手機上,不準備做真正的電影公司,不會有自己的片子,也就沒有宣發需求。”調整后的小米影業核心職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資和植入的工作,不再涉及制作,而這顯然與小米進軍電影業的初衷相去甚遠了。
與BAT三大巨頭在2014年才開始紛紛組建各自影業公司以及小米影業在影視圈“到此一游”相比,另一互聯網公司—樂視影業顯然走得更早,也走得更遠、更好。樂視影業已經創立6年,一度被業界稱為互聯網影視最佳模板。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票房大盤增速為2.1%,遠低于2015年票房同比增長率。但在行業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樂視影業仍然逆勢增長,2016年的票房增長率達到了72.5%,以行業增速第一的身份遠遠跑贏大盤增速。

不止如此,2016年國內共有84部電影票房過億(包含進口片),其中,樂視影業有11部,占比13.1%,排名第一,其中由樂視影業等聯合出品的《盜墓筆記》和《長城》等票房均超過十億元大關,成為2016年國內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今年1月初,融創中國選擇投資樂視150億元,這其中就包括由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投資10.5億元給予樂視影業,受讓樂視影業總注冊資本的15%。孫宏斌的出手已經直接說明了他對樂視影業的價值認可。
創新模式更需創造優質內容
2016年的電影市場,幾家歡喜幾家愁。一些互聯網影業公司表現搶眼,而一些互聯網影業公司腳步虛浮,略顯頹勢。不管互聯網影業公司表現如何,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樂視、BAT到小米,一線互聯網公司都在向傳統的電影產業進行擴張滲透,這是大勢所趨,互聯網對傳統電影公司的沖擊仍將是圍剿式的。互聯網與電影產業密不可分,無論從粉絲導入、眾籌融資,還是在線銷售已經形成完整的閉環。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一些互聯網影業公司利用渠道、資本優勢,過多追捧IP戰略,通過營銷手段將IP電影迅速推向高峰,也并非萬全之策,對流量入口、渠道與平臺的爭奪并不能給電影市場缺失的產業體系帶來新鮮血液,短暫的粉絲經濟撐不起互聯網電影產業長久的明天。2016年一些互聯網影業公司所投的幾部IP大片,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足以證明,IP不是唯一的制勝法寶,整個電影產業中最核心的依然是內容制作能力。在這一點上,互聯網依然無法替代傳統的內容創作,至少目前無法替代,這或許就是去年大部分互聯網影業公司表現不佳的癥結所在。
展望2017年,投機資本退潮,好萊塢虎視眈眈,電影產業恐怕還將繼續面臨深度調整,互聯網電影產業“路在何方”?
在筆者看來,在創新模式的基礎上,打造更優質的內容產品,這才是互聯網電影產業更應該去做的。從美國好萊塢電影的經驗可以看出,美式電影一直都向著大熒幕、超級大片的規格去發展,從導演、攝影、美術、制作、特效等,是一個完整的、工業化的、專業性的集成制作輸出體系,這才是電影產業的核心環節。《變形金剛》系列、《速度與激情7》、《碟中諜》等大片的叫好叫座足以體現這一點。
電影,很大程度上做的是藝術,是人心,只有保持初心,踏踏實實地用心打磨好每一部電影作品的每一個細節,才能樹立觀眾對電影的態度與信心。
推薦閱讀
假期的時光總是美好而短暫的,新的一年,新的開學季已經到來,對于熱愛電競的你更需要在這諸新的時光里來上那么一場革新。 京東電腦節開學大作戰,機械革命狂歡盛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公司跨界影業遇盈利困境 樂視影業成市場唯一贏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