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整整一年的爆紅與沉淀,如今,直播已成為網絡社交和互動技術的廣泛應用模式之一。風口中的直播行業火爆程度以幾何速度增長,其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直播已進入洗牌期,整個行業粗糙運營的潛規則將逐步浮出水面并破裂,”直播行業資深投資人、夢想直播總裁吳云松表示,“直播行業想要更好地發展,需要更好的引導與規范,也需要直播平臺自身嘗試突破固有模式。”

“直播起于秀場、聞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內容、賺錢于打賞及廣告、疏于監管、變現于上市、衰于互相拆臺詆毀、觸礁于色情、亡于下一代技術興起。”吳云松的這句判斷,已被直播類評論稿件中廣泛引用,提到直播行業的發展,他依然堅持一直以來的觀點。
成名之殤
自視頻直播火爆以來,似乎總能聽聞原本平凡的人一夜成名。在“網紅”潮流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涌入直播行業,渴望分享直播帶來的成名機會。而很多直播平臺也拿著“造星“的概念吸引主播和用戶,特別是資本的關注。
然而,并不是所有主播都擁有成名的機會。當下很多直播平臺并不具備造星能力,盡管偶有草根崛起,但更多的直播平臺選擇簽約明星或者已經成名的網紅,造成一種人人都是明日之星的假象。
“事實上它們的造星產業鏈本身并不健全,并不能給主播提供更進一步的機會,”吳云松認為,“在沒有打通主播到明星之間通道的情況下,主播也只能是主播,一夜成名這種極個別的例子只是個案,而且不具備可持續性。
但這種一夜成名的口號卻刺激著無數主播特別是女主播,使得一定數量的主播選擇“劍走偏鋒”,為了走紅想走捷徑,在直播中加入能夠滿足觀眾窺私欲和荷爾蒙刺激的元素。如此繁雜,甚至低俗化的直播內容,不僅導致觀眾的大量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如今直播行業的亂象。
對于直播行業亂象,相關監管部門一直在加大監管力度。去年便已有“網絡主播黑名單”制度進入公眾視野,尤其《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出臺后, 26個網絡表演平臺被查,16881名違規網絡表演者被處理。
吳云松認為,旁門左道、劍走偏鋒絕非成名正道,連很多明星成名前,往往都經過漫長而艱難的龍套期和專業技能培養階段,提升個人素養的同時等待一個成名的機會。為幫助有才華、實力又有成名夢想的素人打穿上升的通道,吳云松和他的夢想直播團隊一直在傾力打造和完善平臺的“造星產業鏈條”,不斷推出各種造星活動。
3月8日,夢想直播與南京廣電集團、愛奇藝視頻三方聯動推出的全國范圍的大型選秀活動“夢想星計劃”2017網紅大賽正式啟動。這個被稱為“造星直通車”的造星活動不僅得到兩大巨頭的戰略支持,而且一經落地便立即受到年輕人追捧。在剛剛完美收官的揚州、蘇州海選賽區中“夢想星計劃”得到95后在校大學生們的廣泛支持和參與,還選拔出了15位極具個人魅力和才華的“未來之星”。3月15日晚,“夢想星計劃”線上外卡賽也正式啟動。海選以超高人氣和參與度,迅速火遍全網。

未來之路
自去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直播監管令”的《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一系列監管政策發布,持證上崗、內容監管等內容不斷規范。
“未來直播領域,政府、資本與平臺三方將形成有效互動,在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行業洗牌。”吳云松強調。在吳云松看來,一系列政策出臺,政府在持續表明自己對這個行業的態度,也就是“鼓勵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必須依法依規”。
而新的發展環境必然催生新的行業生態。吳云松認為,未來網絡直播行業將呈現出社交化、內容化、垂直化及廣告平臺化的發展趨勢。首先從本質上說,直播是領先微信、微博的新一代社交形式,更具社交功能的產品會持續獲得關注。而未來直播將演變為一個產業,產業鏈布局越齊全、調動資源的能力越大、平臺可承載的內容和造星功能越多,則越容易成功。
“直播行業的流量并不來源于傳統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百度秀吧、小米直播、阿里優酷的來瘋等并沒有占據絕對流量優勢。”吳云松強調。他認為,在這種趨勢下,新興的直播平臺仍存在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倘若采取符合未來市場發展的戰略戰術,打破現有格局也并非難事。
此外,直播業務本身也并非行業唯一的出路,通過創造內容和鏈接將直播作為內容和流量的變現工具也是一種行之有效手段,吳云松強調,直播更應該是一種方式而不是內容的本身。
推薦閱讀
近期李易峰主演的微電影《看不見的TA》開始預熱宣傳,但在其官方海報與預告片中曝光了一款OPPO未曾謀面的手機新品。而這也正是OPPO即將推出的R9s清新綠限量版。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夢想直播總裁吳云松批直播騙局: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