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摩拜發布“紅包車”計劃,宣稱用戶找到標有紅包圖標的摩拜單車騎行即可隨機領取1~100元不等的紅包。對于這一赤裸裸的“糖衣炮彈”,網友笑稱“免費騎行已經滿足不了摩拜了”,專業人士則分析:摩拜此舉看似將有效改善其堪憂的運維現狀,其實不過是通過燒錢買人騎車,力圖挽救市場失利盈利無望的頹勢,并順手洗白剛剛被曝光的“10萬輛車僅有50人管”的運維不力漏洞,未免有黔驢技窮之嫌。
摩拜損毀成本超3億 燒錢模式為何還要繼續
去年11月,摩拜官方曾公開調查數據,在廣州僅運營四個月單車的損壞率就高達10%,投放的10萬輛自行車中至少有1萬輛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在人口素質普遍較高的大城市如此,其他城市的損壞率可想而知。而根據摩拜單車近日發布“在運營車輛達100萬”的最新數據,10%的損壞率下至少有10萬輛單車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按照每輛單車3000元造價計算,摩拜僅在損壞單車的造價成本虧損就高達3億,更別提昂貴的運維人工成本了。

摩拜的高成本和高損壞率與當初“四年免維修”的美好設想相去甚遠,為何還要繼續靠燒錢模式運營?原來,摩拜的競爭對手ofo近日剛發布日訂單破千萬的消息,成為繼淘寶、滴滴、美團之后,全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互聯網平臺,也是共享單車行業第一家。在這之前,兩家在價格戰上也體現出了互不相讓的架勢,頻頻靠“免費出行”拉取用戶。但由于摩拜擅長喊口號,在用戶體驗和運營上并未真正下足功夫,即使打著免費的旗號也難以吸引用戶,市場占有率遠輸ofo,只能作為“千年老二”在市場中夾縫生存。摩拜這次花下血本“倒貼”,個中用意亦無需多言。
摩拜套路玩得深 “紅包”模式存在漏洞
同樣是燒錢,ofo最近為慶祝日訂單破千萬給用戶發放福利免費騎行,摩拜緊追不放推出“紅包車”欲倒貼搶人,究竟誰的策略更高一籌?據了解,用戶通過摩拜單車App的GPS定位找到“摩拜紅包車”并解鎖騎行可獲得獎勵:不僅2小時騎行免費,更可以獲得最低1元、最高100元現金紅包獎勵。但“紅包車”規則中有兩點值得玩味:一是用戶有效騎行時間必須超過10分鐘才可獲得獎勵,二是用戶如果把紅包車騎行到地鐵站、商圈等熱門區域,就有機會獲得更高金額的紅包。

摩拜既然打著給用戶發福利的旗號,為何要提出這樣的條件?結合近日的報道,摩拜延印艾瑞咨詢統計數據稱其單車的日均總使用時間達到939.1萬分鐘,幾乎是ofo日均有效使用時間的4倍。雖然已有網友指出摩拜鎖車后繼續計費和掃碼開不了車但是開始計費的漏洞,但摩拜依舊不甘各項行業第一的頭銜被ofo悉數搶去,只好燒錢購買用戶使用時長,靠真金白銀拿下唯一的一項行業領先榮譽。
此外,摩拜此舉是否可行還有待商榷。共享單車的本意是讓用戶隨取隨用,解決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用戶出于方便隨意停車,甚至有的停在偏僻難找的角落,就直接增加了車輛運營管理成本,“紅包車”用大量小額紅包和極少數大額紅包(是否真的有用戶能夠領到100元面額的紅包尚未可知)就能讓用戶將車停到指定地點,實際上節省了一批巨額運營費用。
如果真的能夠如摩拜預期的一樣,實現完整的生態過程,興許“紅包”策略能夠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新創標桿,可惜其規則存在明顯漏洞:紅包調度的目的本是將低電量車、低使用率車和被違規停放問題車輛調度到公共交通末端和人口密集的區域,但目前的規則只能實現前半部分,即讓用戶把問題車輛使用起來,但如何完成車輛的定點交接,卻不是那么容易實現。即使按照理想化的設定,用戶都能將車停放到指定地點,但為了紅包獎勵而將大量車輛將�?吭诘罔F站等原本就擁擠的地段,不僅容易導致較為偏僻地段的用戶找車困難,甚至會出現硬將“最后一公里”變成“最后兩公里”,在指定地點停下摩拜再換騎ofo出行的現象,違背了共享單車的初衷。

從共享單車行業趨勢來說,摩拜單車此番行為確實能夠在短期內為其招攬用戶,但長遠看來,這樣吸引來的用戶中不乏為占便宜而來的“羊毛黨”,一旦紅包失效,這部分人就會棄用產品。只有靠燒錢才能留住用戶并非是良性運營模式,往大了說,摩拜此舉是在助長行業不良風氣。
來源:http://www.kejimt.com/a/it/20170328/8230.html
推薦閱讀
“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話題不斷,也有許多人在思考如何才能減少類似情況的蔓延,還我們一個文明共享社會�! 〗�,蕪湖一名“90后”的準媽媽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摩拜發布“紅包車” 規則存在明顯漏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