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禁會問,直播是什么?直播是一種實時的互動,是一種社交方式,是一種娛樂方式。年輕化成為直播市場第一大亮點。2008年以前,直播形式是在公共聊天室里。公共聊天室是互聯網早期出現的網民聊天的服務,它曾吸引了最初一批網民。
有統計稱,在2002年左右一些大型的網絡聊天室的同時在線人數都能維持在一萬人。“聊天室是第一批網絡主播的搖籃,也是創造秀場模式和粉絲經濟的溫床。”視吧直播這樣形容早期的聊天室,而現如今視吧直播要將這一模式搬到移動端。
2008年以后是視頻網站騰飛發展的一年,互聯網巨頭不惜花重金在視頻網站的建設上下功夫,譬如買版權等行為。而一些小型的視頻網站,就將聊天室直播模式搬了過來:一群漂亮的女主播通過歌唱、跳舞、賣萌、調情等方式成立視頻聊天室。為了得到女主播的芳心,觀眾豪擲千金送虛擬禮物,女主播可以從中分成。這種模式后來被稱為秀場模式,直至今日,也是最流行的方式之一。
那么為什么直播市場會如此備受年輕人推崇呢?2016年1月,百度發布的《95后生活形態調研報告》指出,1995年—1999年出生的“95后”總量約為1億人,他們從出生就與互聯網為伴,與“80后”“85后”相比,他們可謂移動互聯網原住民。
他們在網上最愛做的是點贊、分享、評論和吐槽,最認同當下互聯網上流行的宅、逗比、呆、高冷等流行價值觀,追求敢想敢說敢做,注重娛樂和社交,熱衷于彈幕、美顏,聊天必備“表情包”。不可否認,“95后”已經成為直播市場的生力軍。
隨著互聯網直播技術的飛躍發展,新型社交娛樂方式漸成熟,“直播+”成為新風向。近兩年來,視頻直播的迅速發展已然成為一種新的互聯網文化業態,與之相應的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而餐飲從業者和消費者都在日趨年輕化。無論怎樣,在線視頻直播的本質仍基于場景之中,讓用戶與現場進行實時連接,并且受眾與受眾之間,主播與受眾之間都可以進行實時的交流,通過網紅和直播工具作為消費行為的閉環引導,這已經成為2016年最明晰的變現模式。
“無直播不傳播”成企業品牌口號直播將是下一個互聯網的“風口”。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直播互動性高,受眾參與效果明顯,對客戶的吸引力更強,營銷效果顯著。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里,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集越來越少,直播能夠實現與用戶的實時互動,品牌傳播效果甚佳。其次,技術門檻低,受眾廣泛。
隨著智能手機的大面積覆蓋以及4G網絡和Wifi的普及,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人們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取直播。“互聯網+直播”需要做到的是“人人都能當主播,人人都能當明星”的愿景。再次,互聯網直播變現能力強。大部分直播平臺的商業模式都是通過用戶購買禮物送主播,平臺抽成,變現周期短,操作簡易。最后就是內容豐富,平臺文化自由。
網絡直播所帶來的社交環境相較于廣播電視來說相對寬泛,能產生各種細分種類的直播內容,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綜上所述,直播行業是一塊令人垂涎的巨大蛋糕,“無直播不傳播”已成為當下品牌建設者的口號。
“互聯網+”時代下,品牌的主要消費群體、銷售渠道主力均在網絡領域。網絡直播的宣傳效果自然會更好。另外,網絡直播也有利于拉近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但若更廣義地探討直播或者由直播所產生的經濟,就會涉及更多行業、更多有趣的人和事。有人認為,這并不是新鮮事物,那只不過是眼球經濟的一部分;但視吧直播持反對意見,網秦認為直播對整個互聯網和經濟社會的影響不可小覷。
推薦閱讀
曾經有人問過,視吧去年7月份才開始運營直播,畢竟以映客、花椒為主的直播熱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視吧認為,自己的發展節奏不能為了追求速度亂了自己的腳步。開創新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十年后打開視吧直播是怎樣的姿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