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ofo品牌日,已經在單車出行市場鏖戰兩年的ofo提出品牌升級計劃,以全新的視覺、交互以及精準定位,地圖找車等主要內容,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品牌升級之際,恰是審視ofo兩年來所取得成績,對經濟社會所做貢獻之時。
回看兩年來,從校園做起,再走出校園,以全民化為依托,將帶有極致視覺差異感的小黃車開到了100個城市、4個國家,甚至開到了哈佛校園和聯合國。如今,ofo小黃車已連接車輛近500萬輛,用戶累計騎行達10億次,和ofo小黃車合作的自行車供應商產能占到共享單車全行業的70%。在全球共享單車行業,ofo小黃車連接單車數量第一,覆蓋國家和城市數量第一,產能第一,用戶量第一,訂單量第一,用戶累計使用次數第一。
而這,是品牌升級之際的ofo小黃車所取得的短期成績。這些短期成績取得的背后,是宏觀層面上ofo對人類出行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或立竿見影、或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才是最重要的。
改變出行方式 立竿見影的流行引爆
對全民出行方式的改變,是ofo小黃車帶給我們的最為顯著和直接的一個面向。當城市的街頭巷尾,無論是車站還是商圈,地鐵還是社區,一排排小黃車的背后,正是訴說著一個全新出行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在ofo在條條大路上由騎行者構成一道道風景的時候,我們更能感受到一股引爆流行的清流,在城市的血脈中流淌。

毫不夸張的說,是以ofo小黃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在寫字樓與社區,工作與生活的線與線之間,ofo小黃車正是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全新連接器,不僅打通最后一公里,而且以不斷迭代升級的體驗,提升更好的最后一公里出行。
作為一種對出行方式的改變,ofo小黃車可以視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經濟學等多學科規律交叉下的產物,戳中的是城市大眾對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痛點,引爆的是一種大眾間自覺的流行,帶來的是出行方式的大變化。這種變化,是立竿見影的。以至于我們可以在上百個城市,看到同一時間點同一道黃顏色的風景,從這城到那城,一座一座,一群一群,這不正是社會的正能量風暴么?流行更多的是對傳統和過去的顛覆,帶來的是更有活力的正面的推動和可持續。
盡管作為新鮮事物,少不了有些小問題存在,但堅定如ofo者,在過去兩年不僅將問題一一破解,而且還憑借速度實現了規模效應質的飛躍,以至于在上百個城市同時引爆流行,將小黃車對出行方式的改變進行到底,這種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長遠和深遠的,某種程度上,我們審視ofo小黃車的時候,甚至可以將其去企業化,以一種社會機器的視角來對待、觀察,會發現ofo小黃車作為創業公司,其所帶給大眾和社會的正向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低碳生活進階 城市病不再頭痛醫頭
盡管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經濟已經是老生常談,但低碳卻始終是一個現代經濟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其所產生的影響是深入到經濟社會和人類生活的細枝末節的,可謂處處在、時時在。

然而,如何更務實、更直接的提高現代人的低碳意識,如何有更高效的、可循環和可持續的推動、助力低碳生活進階的措施,特別是如何通過低碳出行來解決擁堵塞車、環境污染的城市病?以ofo小黃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在改變人們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的前提下,正在成為推動低碳生活的新興力量。而且這股力量在ofo小黃車的帶動下還格外強勁。
所謂城市病,實際上是汽車社會在各個國家的共同命題,而破解城市病最諱忌的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ofo小黃車的出現和引爆流行,帶動了全民出行方式的改變,這種改變直接的表現是低碳出行成為流行,城市交通擁堵、尾氣污染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ofo小黃車的流行。
以數據為例,自2015年6月啟動以來,ofo迄今已經為全球4個國家100座城市的用戶提供了超過8.3億次的騎行服務,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平臺、構建新型城市交通體系的同時,ofo也將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與生活理念推廣到更多的城市,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ofo累計提供的10億人次單車出行折算成碳排放的環保賬,共計減少碳排放量達近44萬噸,相當于63萬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森林一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
可以說,ofo小黃車不僅在改變全民出行方式,也在改變城市病的末梢,改變城市,讓城市更美好。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實際上是深刻且長遠的。實際上,ofo之所以成為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選中合作的首家中國創業公司,其在綠色出行領域產生的影響力可以說正是打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關鍵因素。雙方有望通過此次合作喚起公眾對于綠色出行和環保的重視,而且也能構建起高效便捷的出行體系,讓互聯網真正惠及每一個人的生活。
盤活“古老”產業鏈 助力中國智造
實際上,ofo小黃車除了對全民出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外,還在推動中國智造上在全速前進。

自行車行業是一個古老的產業,有著200年歷史的產業,在汽車社會全面到來的時代背景下,自行車產業一度式微,鳳凰、飛鴿等民族企業面臨發展的困境。而ofo小黃車的出現及其引領的共享單車時代的到來,則盤活了這一“古老”產業鏈,并由此助力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就在近日,ofo與“中華老字號”鳳凰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研發制造、產能及供應鏈、品牌戰略、海外市場等多領域深入合作。ofo為鳳凰帶來500萬單車年產量的大訂單,并將在鳳凰造小黃車上添加鳳凰Logo,助推鳳凰自行車提升品牌實力、擴大市場份額。據估計,ofo的500萬輛單車訂單將為鳳凰帶來4000萬元人民幣收益。而隨著訂單的逐漸兌現,上海鳳凰的生產線將加速運轉起來,使這家百年功勛企業分享到共享單車的紅利。
可以說,ofo不僅助力鳳凰盤活了自行車產業,而且通過將鳳凰造ofo小黃車推向海外市場,更是助力中國智造騰飛。如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所說,“鳳凰與ofo的戰略合作,將成為行業制造企業與運營企業合作的典范,成為中國自行車產業創新發展、共享發展的助推器”。而隨著品牌升級,ofo的未來想象空間才剛剛打開。
推薦閱讀
5月17日,后廠村的空地上排列的外地牌照小轎車 中新經緯 魏薇 攝 如今,這個名字漸漸不再被人提及。5月20日,北京市網約車新政過渡期即將正式結束,意味著外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項數據居第一甩開摩拜 回看兩年來ofo還帶給我們什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