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直播元年”的詞匯的身影已從新聞上逐漸淡化,代替的是“洗牌”一詞。2016年起,資本的蜂擁而入,各方群雄逐鹿。有類似視吧直播等新銳的崛起,也有小平臺在裸泳中倒閉轉型。
但當潮水退去后,大平臺內容同質化的隱患也變得不可忽視起來。優質的內容積累,才能吸引留住用戶,這是直播平臺在大潮退去后依然能保持活力的基礎。內容的匱乏與同質化,“千篇一律”令用戶的疲勞期加速到來,從而逃離。那么,歷經市場變革后的直播,又會如何進行轉身?
直播IP化,下一個戰役的風口?
打造自有IP成為了每個平臺的解決之道,優質的IP不僅會為平臺帶來差異化的內容,在打造IP同時解放IP生產力,使原本的價值產生成倍增長的效應,但要培養多元化優質IP本身并不容易。
以目前幾個大平臺為例,其多數垂直在秀場和游戲直播領域,已經固定了的平臺調性很難再推動多元化的IP發展;另外由于直播公會的存在,使得直播平臺IP資源被公會綁架,而且主播的收益也會被公會抽走一部分,參與度和活躍度也會有所下降。
雖然這些直播平臺在IP化的道路上也取得了些許成績,但由于自身種種限制無異于戴著鐐銬起舞,其蘊含著的IP價值無法獲得最大程度的解放。
視吧在“直播+ IP化“的探索
主打全民直播的視吧算得上是直播行業的一個異類。視吧開創全民直播的先河,在去年直播大戰期間,視吧圍繞「直播+」進行的IP探索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并且依次拓展到公益、購物、母嬰等領域,滲透到大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直播慢慢成為一種主流生活方式。
相對垂直直播,全民直播也更適合解放IP。
眾所周知,在直播風口之下塑造的很多網紅雖然其直播間動輒擁有數十、上百萬的流量,但由于缺少相關的培訓和支持,在其才藝被榨干后難以獲得持續的關注。并且由于渠道的缺失,一些網紅等于非主流明星的映像也被人固化。
將IP與商業化結合,形成產業閉環
在過去的模式中,直播平臺的商業模式非常單一。主播吸引人氣,粉絲進行打賞,平臺從中抽成……但隨著帶寬成本的上漲,行業競爭帶來的廣告投入加大,單薄的商業模式難以撐起平臺的持續投入,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在資本的潮水退去后,中小直播平臺死的死,亡的亡,更談不上去投入資金打造IP,形成內容差異化了。
推薦閱讀
從直播行業整個大市場上來看,視吧直播可算作是一個異類。大部分在運營初期都會打造出據很好看的運營數據。因為移動直播平臺有強大的粉絲吸附能力和傳播能力,平臺方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潮退去,視吧如何打響下一場戰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