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 月 10 號晚上,OPPO 重新定義了手機發布會。他們聯合浙江衛視,請到了周杰倫孫燕姿蔡依林李易峰林俊杰陳偉霆迪瑪希等等 N 岸 N 地明星,辦了一場持續三個小時的大型 OPPO R11 手機發布會,這次晚會的規模比起其他請一兩個明星撐場的手機發布會明顯要高 N 個檔次。

其實相比早已經暴露了大部分信息的 OPPO R11,到場的媒體朋友們還是驚嘆于 OPPO 的會玩的本質。相比于外界猜測的 3299 乃至更高的價格,OPPO R11 的起售價定在了更保險的 2999 元。在選用了更好的處理器,以及后置雙攝之后,OPPO R11 2999 元的起售價在今年國產手機一片漲價潮中顯得并不激進。當然,對于很多習慣于線上選購手機對于參數跑分門兒清的消費者來說,這個價位上有更具有性價比的選擇。
在發布會后,OPPO 負責市場營銷的副總裁吳強也接受了愛范兒等媒體的采訪,談到了不少關于 OPPO 的行事邏輯。
產品和供應鏈
在“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之后,OPPO 的產品宣傳方向全面轉向了拍照。上一次 OPPO 和索尼聯合首發了 IMX398 CMOS,這一次 OPPO 又聯合高通首發了帶有旗艦 ISP(圖像處理器)的驍龍 660,主要的功課都做在了拍照方面。在采訪中,吳強表示未來 OPPO 的產品策略還是會集中在拍照上面:
“拍照方面還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還有哪些大家認為做得不那么好的,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挖掘這方面的需求,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主打,我們的定位就是拍照手機的品牌定位,重點還是要圍繞拍照手機去展開相關的產品研發或是產品規劃。”
在今年的 MWC 上,OPPO 發布了五倍無損變焦的雙攝技術,不過這項技術還沒有被用到哪一部具體的機型上,關于技術應用的節奏,吳強是這么說的:
“一項技術是不是用產品上還是要綜合考慮技術的成熟度,可量產性、可靠性,也包括成本,各方面都要去考慮到,需求發現了,技術也能實現,能不能量產是受很多因素制約的,今年五倍光學變焦向大家證明我們有這樣的技術研發能力,能研發出新的技術,用到產品上還要再看一看,再等一等,從消費者的調研來看,大家對五倍光學變焦的需求還沒那么急迫。”
在取得一定的市場成績之后,我們可以看到 OPPO 開始強調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包括自己在產業鏈上的地位,對于高通或者索尼這樣的上游廠商來說,一個需求量大而且現金流良好的廠商無疑是很好的合作對象。不過在吳強看來,OPPO 和供應鏈的合作也是一種雙贏:
“像 OPPO 做到現在的規模,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競爭能力,包括我們在洞察用戶需求并滿足需求,必然需要借助上游方案供應商的支持和幫助,我們要更早、更深地發現用戶需求,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和上游方案商共同規劃和定義未來的產品。我們和上游技術方、供應商的合作過程中,不光使用了它的器件,很多時候我們會深度介入這個產品的功能定義和開發。
這些是上游供應商,特別類似于高通、索尼、三星這樣的供應商愿意和 OPPO 合作,并且深度合作很重要的原因,我們能夠基于用戶的需求反過來提出對方產品改進的建議。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幫助他們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 OPPO 對上游供應商的價值。
在跟高通的合作過程中,針對雙方共同定義或調試的產品,OPPO 付出了我們的技術,我們希望在這個產品上要保持一定的優先權,這是很合情合理的。”
在瘋狂的 1999 元時代之后,國產手機廠商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何高端化,而不僅僅是售賣性價比。在 3000 元左右檔位上,OPPO 依靠 R9 和 R9s 兩款手機站穩了,但是國產手機除了華為之外,鮮有能在 4000 元檔位有所作為的,很久沒有更新 Find 系列和 N 系列的 OPPO 看起來還是要深耕 R 系列。為什么 OPPO 對于 4000 元檔沒什么興趣呢?吳強是這么說的: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包括品類、人群、產品價格等的定位。一個品牌是不是適合在某個價位段要綜合評估,品牌現在的影響力或是能力有沒有達到那個程度,沒有達到如果強加上去的話可能事倍功半。對OPPO 來講,我們主要的目標就是要在 3000 價位檔夯實基礎,品牌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下提上去的。消費者的認知到位,到一定程度品牌要升級、要提升再說,但不是現在。”
被外界認為會站上 4000 元檔的 Find 和 N 系這兩年沒有任何動靜,那么 OPPO 內部是怎么定位 R、Find 和 N 系的呢?吳強說:
“(R 系列成功)是聚焦資源和精力做更少的事情取得更好的結果,任何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要集中精力,聚焦、聚焦更聚焦地做事情,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關于產品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說過不做 Find 系列和 N 系列,大家有所期待,也充分說明這兩個系列的產品當年做出了特色,讓大家印象很深刻,推不推、什么時候推,還不確定,目前先把 R 系列推好,在 R 系列上還有潛力可挖。確實跟 Find 和 N 系列的定位不一樣。整個行業競爭這么激烈,我們的精力更不能發散,我們聚焦、專注把 R 系列先做好,我們覺得這里還有潛力可挖,還能做得更好。”
營銷和發布會
有廠商能把產品做得技驚四座,也有廠商能把發布會開得技驚四座,很難說哪一個難度更大,畢竟經歷了智能手機這么多年的發展,讓人昏昏欲睡的產品和產品發布會已經夠多了。我們明面上看到的是 OPPO 和浙江衛視請來了一大批明星助陣,通過衛視全球直播,社交網絡上的影響力也是瞬間爆炸。但是不為人知的是,OPPO 這場發布會籌備了半年,實際上春節前這場發布會就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在年中安排這么多的明星檔期的難度,不一定比協調供應鏈各種元器件容易。
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的錢辦發布會?吳強的邏輯是:
‘’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不是從單價衡量,我們首先是看這個事情做得值不值,包括我們做產品也是一樣,成本肯定是要考慮的,但是不是首先考慮,我們首先考慮怎么把這個產品做得更有競爭力,表現力更強,同樣對晚會也是這樣,怎么達到我們的目的,然后再去談形式、內容,怎么穿插,請哪些人,最后成本是多少。最后算下來我們覺得是合適的。”
不過這樣的發布會形式可能會讓有些媒體無所適從,在以往,手機發布會都是講解產品配置特點,然后經由媒體轉達給受眾,實際上這場晚會前一天就已經面對媒體開了一場介紹會,不過在 OPPO 看來,這樣形式并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他們想要的效果是:
“我們原來發布都是面對媒體和經銷商、業內人士,最多帶一點粉絲進來,通過大家再往外擴散,相對來說是比較內部和傳統的發布形式。我們當時想為什么我們不能直接面對用戶、面對消費者發布?要面對這些消費者,就是網絡平臺和衛視平臺,所以內部開會討論的時候碰撞出這樣的創意,我們能不能通過衛視直播的方式。直播和錄播的價值及意義完全不一樣。后來我們就去跟衛視談,談了幾次最后談成了,大概的過程是這樣。”

相比于蘋果三星等手機品牌對于發布會前產品信息的保密等到產品發布會上來一波爆發的做法,OPPO 對于 R11 的宣傳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在發布會之前除了售價,其他的信息都是公開的,而在機場地鐵站等線下場所,配有各路明星的宣傳海報早已經鋪開了,采用這樣的宣傳節奏也是另有考慮:
“所有的產品發布會,對產品推廣的預熱效果不那么好。假設你要讓一萬個人知道的話,全部在發布會那天才報出來,最終只有四千人、三千人接收到信息。但原本的設想是可能超過一萬人可以接收到這個信息。發布會是整個產品發布中的一個步驟,我們和以前比做了一些變化,這次的效果還可以。”
事實上,不管是從愛范兒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的數據,還是廠商給到的數據反饋,都證明了發布會現在是越開越多,但效果也是越來越差,跟手機創新越來越難的節奏十分契合。OPPO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崛起的,上一次采訪吳強的時候,吳強著重強調了一個 OPPO 的商業邏輯:OPPO 賺錢是一個共贏,不僅要自己賺錢,也要讓供應鏈賺錢,渠道商賺錢。
這一次吳強說的是 OPPO 的做事邏輯:不僅是產品定位,還是市場營銷,都是集中精力辦大事:
“一個企業和團隊的資源、能力是有限的,大家知道 OPPO 提出簡單專注的工作理念,我們在某一個階段、某一個時期會專注在某一件或是某一個方面,我們把它做好、做透。
推薦閱讀
OPPO聯合浙江衛視的發布盛典告訴我們,時尚要與全球年輕人一起玩才好玩。6月12日,OPPO R11熱力紅限量版手機搭配法國嬌蘭定制的325親親唇膏的時尚自拍引爆時尚圈,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OPPO R11發布盛典是一場成功的直接面對年輕人的活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