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運用日益成為可能,大家在滿懷期待的同時也不無憂慮。面對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AI,翻譯領域成為大家眼中最可能被“攻陷”的行業之一。人們在問,離人工智能獨立、完整、成熟地翻譯一部文學作品還需要多久?如此一來,是否意味著大多數譯者將面臨失業?
近日,在搜狗搜索舉辦的“打破信息的邊界,和世界溝通”產品體驗季主題分享會上,中英同聲傳譯專家Jonathan Rechtman表示看好機器翻譯“進入”翻譯領域。同時,搜狗首席科學家許靜芳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創新產品——搜狗翻譯APP如何幫助翻譯行業從業者更高效地實現精準翻譯效果。
(圖:搜狗搜索產品體驗季分享會現場互動環節)
“信達雅”一直是業內評定翻譯效果的三大原則,分別代表“準確”“通順”“優雅”。“人工智能機器翻譯更能掌握語言的準確性,在‘信’方面,要比人工翻譯更具優勢”,中英同聲傳譯專家Jonathan Rechtman如是說到。他結合工作經驗解釋到,“在同聲傳譯過程中,我聽到‘1000000’時,大腦可迅速反應并翻譯為‘one million’,但聽到‘1303645’這樣的數字時,大腦就需要一定反應、轉換的時間,而機器翻譯卻能立刻給出這么長數字的精準翻譯結果。我們繼而可以在機器翻譯結果的基礎上加工潤色,最終實現‘達’和‘雅’,高效完成整體翻譯工作”。Jonathan以此表示了人工智能機器翻譯對行業的重要性。同時,Jonathan也提出了人工翻譯如何更好與機器翻譯互動的疑問。
對此,搜狗首席科學家許靜芳結合首次亮相的搜狗翻譯APP給出了詳細解答。在口譯方面,搜狗翻譯APP的語音翻譯功能,支持在接收語音信息的同時給出文本翻譯結果,同傳工作者可以在譯文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在筆譯方面,可直接把文本復制到搜狗翻譯APP中得到譯文,進而把關加工,高效完成翻譯工作。
據悉,分享會現場發布的搜狗翻譯APP支持文本、語音、對話、拍照四大功能,可實時為用戶提供多種移動場景中的精準翻譯結果。搜狗翻譯APP背后的強大技術支持來源于搜狗機器翻譯,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積累的天然優勢。搜狗機器翻譯運用最前沿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框架,能夠通過理解上下文語境給出精準翻譯結果。同時,借助搜狗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并行訓練平臺,高效地利用海量語料進行模型訓練,提供高質量翻譯結果。
事實上,搜索和翻譯本身密不可分,搜索引擎有做好翻譯的天然優勢。得益于搜狗搜索在中文自然語言理解領域的積累,搜狗翻譯APP在對本土化古文化詩詞成語、年輕人喜愛的網生內容等翻譯方面更有優勢,可支持4100首古詩,3.9萬個成語以及大量網生內容的精準翻譯。
(圖:搜狗翻譯APP對古文、網生熱詞的翻譯結果)
像汽車自動駕駛一樣,在路況良好的馬路上,機器會處理得越來越好。但對車技要求更高的越野探險等,還是需要交給熱愛駕駛的高手來做。翻譯也是同理。雖然在可預見的時間里,機器翻譯一直還會有不完美和遺憾,但是人與機器之間更有效的合作方式,意味著翻譯領域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
推薦閱讀
針對4399前股東蔣和平、李勝利在媒體發布會上發布的關于游族涉嫌關聯交易行為的質疑,游族網絡目前已發表回應: 1.游族網絡對西藏晨麟的投資是2014年已公告的一次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搜狗翻譯APP做“同行” 翻譯專家如何看待AI落地翻譯領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