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產業演進速度總是出人意料之外。盡管才一年有余,共享單車已經走過了傳統產業十幾二十年所走的路,從群雄混戰,到雙寡頭格局,再到ofo獨占鰲頭,這個產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了下半場的爭奪戰。而此時,共享單車老大ofo已是勢如破竹、一騎絕塵,領先于主要對手摩拜的優勢正越來越大。
據知名權威第三方調研機構艾瑞咨詢最新6月數據顯示,ofo月度活躍用戶增長至6464萬,相比5月新增了192.1萬月活用戶,活躍用戶增長率為3.1%。摩拜月度活躍用戶增長至5925萬,相比5月新增了87.6萬月活用戶,活躍用戶增長率為1.5%。ofo活躍用戶數遠超摩拜達539萬,活躍用戶增速為摩拜的近2.1倍,活躍用戶增速已連續6個月領先摩拜。

活躍用戶是品牌的真愛粉,這部分用戶中有不少是真正有選擇、不盲從、更熱衷于精選自己偏好單車的用戶。ofo在活躍用戶方面的強勁表現,用事實證明了用戶對其品牌的選擇偏好。
而在用戶使用次數方面,ofo也是成績喜人。艾瑞6月數據顯示,ofo用戶總使用次數為145642.18萬次,排名第一,較5月上漲超8%;摩拜用戶總使用次數為71063.39萬次,排名第二,較5月下跌超31%,下降了超2.2億次。相比之下,ofo用戶總使用次數遠超摩拜達74578.79萬次,是摩拜的2倍之多,同時也遠超滴滴出行達37575.04萬次,成為全球月度使用頻次最高的共享出行平臺。

綜合艾瑞6月數據可見,整個共享單車行業只有ofo實現了全面的穩定增長,包括摩拜、小藍單車以及其他競爭者均出現不同數據緯度的大幅下跌。另據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極光大數據顯示,ofo市場滲透率為5.5%穩居第一,且正在拉大領先于摩拜滲透率的差距。
作為無樁單車共享模式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一直在力行行業領導者的市場責任,包括擴大市場空間、培育單車用戶使用習慣等。今年3月,ofo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務,引領共享單車行業走向“信用解鎖”時代;6月,ofo聯合滴滴、支付寶推出“無門檻體驗日”;7月,ofo推出免費騎行月卡,凡ofo認證用戶,正常繳納押金(包含免押金用戶),只需0元即可搶購一張暢騎30天的騎行卡……這些產品及服務的接連推出,不僅培育了共享單車市場,也給ofo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增用戶。
相較而言,摩拜單車的動作就稍顯局促。摩拜單車雖也推出了功能類似的騎行月卡,但相比于ofo的徹底免費,用戶仍需支付一定的購卡費,ofo顯然在吸引用戶方面更勝一籌。
另外,ofo產品給力、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更省心省力的單車騎乘體驗,也是其成為全球月度使用頻次冠軍的主要因素之一。ofo一開始就因為輕便好騎獲得了不少用戶芳心。自入市以來,ofo小黃車又陸續與鳳凰、飛鴿、富士達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占據了共享單車行業70%的供應鏈產能。供應鏈的核心優勢使得ofo能游刃有余地推行單車升級,不斷優化騎行體驗。相較于摩拜有口皆碑的“重”,用戶表示ofo體驗又輕又快。
共享單車“混戰”之初,大家都在“嘗鮮”,都在觀察,有些人為了“隨時隨地有車騎”,下載和試用了多個共享單車品牌的應用,無形中就變成了所謂的“重合用戶”。然而隨著騎行體驗的加深和對共享單車的品牌好感度發生變化,“重合用戶”最終會成為某一共享單車品牌的“忠粉”,即“獨立用戶”。而在這方面,ofo的魅力值遠大于其他對手。
根據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前不久剛發布報告顯示,在用戶重合分析方面,數月以來,ofo的新用戶有很大比例是由摩拜用戶轉化而來的。經過數月的體驗與篩選,更多人最終選擇了ofo。這一轉化過程,其實就是市場和用戶對共享單車品牌的自然篩選過程。
如今,在供應鏈、資本、人才、物聯網技術等方面全面發力之下,ofo的領先優勢已然牢牢坐實,且隨著領先優勢越來越大,共享單車行業第一的地位已然無可撼動。
來源:http://www.scxxb.com.cn/html/2017/smkj_0731/331330.html
推薦閱讀
ChinaJoy 作為全球三大游戲展之一、亞洲最大的互動娛樂展,在全球泛娛樂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ChinaJoy也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轉移到智能娛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 艾瑞:摩拜總使用次數下跌超31% ofo總使用次數為摩拜2倍居第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