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剛上市不久的Snap被The information最先報道了正在洽談以1.5--2億美金的價格收購總部位于杭州的無人機公司零零無限(Zero Zero Robotics)。早在年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文件時,Snap就熱度高漲,而此次洽談也驗證了垂直場景智能硬件領域不約而同地認可了“軟硬兼施”的破局方式。
刷爆全球時尚圈的SnapChat,早在2015年就縮短了公司的名稱為“Snap”,直指“軟硬兼施”的一體化戰略布局。除了繼續運營 Snapchat 之外,還在硬件上發力,而且迅速發布了一款智能眼鏡Spectacles。而此后,Snap連續與數個包括曾經爆火一時的Lily camera在內的“拍照場景下的”無人機廠商展開了密切接觸,可見軟硬兼施的戰略布局并非一時興起。
說到Snap,很多人并不陌生,Snap的上市前夕就因獲得200-250億美元的與Facebook媲美的美國科技公司IPO最高估值而引發熱議。Snap的財報顯示2016年Q4營收1.65億美元,同比增長407%,商業模式主要通過廣告,廣告收入占比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98%和96%,主要包括廣告商贊助的濾鏡工具,以“視頻故事”形式呈現的視頻廣告等。
當然,Snap在迅猛的增長速度和商業模式逐漸成熟的面前,也面對更高維度的增長挑戰,急需找到新的發力點為公司注入更加強有力的產品力拉升垂直場景下的用戶布局,實現破局。
軟硬兼施成王道,Snap快速發展依賴于快速迭代和破局
Snap成立于2011年,在2012年年中達到10萬日活用戶,2012年底達到100萬,隨后Snapchat相繼添加視頻、“故事模式”、聊天、“位置信息”等新功能。

到2016年,Snapchat繼續增添新功能,包括保存過去拍攝的內容,增加群聊,及推出可以進行視頻錄制的Spectacle眼鏡產品。
Snap到2016年第四季度營收已達1.6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7%,商業模式主要通過廣告,廣告收入占比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98%和96%,主要包括廣告商贊助的濾鏡工具,以“視頻故事”形式呈現的視頻廣告等。
一路走來Snap從未停止迭代和破局的腳步, “軟硬兼施”的戰略布局,也承接了此前預埋的伏筆和發展需求。除了眼光,作為 CEO 斯皮格爾帶領 Snapchat 走向 IPO,除了運氣,他還有著大多數人缺乏的執行力。
初高中時喜歡計算機技術和藝術,他把自己折騰成了技術宅,并且周末都花在了當地高中的藝術俱樂部里。之后因為熱愛紅牛這個品牌,死皮賴臉求回來了一份紅牛公司的無薪實習。上了斯坦福大學之后,斯皮格爾又去生物醫藥公司做過實習生,也到南非開普敦當過老師。涉獵廣泛,并且執行力強,這些特質后來都促成了斯皮格爾的成功。
中國智造出海獲認可,拼的不僅是眼光還有落地
在風起云涌的國內智能硬件創業熱潮中,落地強執行力強的中國智造廠商,在出海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本次被收購的主角零零無限其主要產品“小黑俠”Hover Camera Passport 跟拍/自拍無人機,用高達4000人民幣(美國售價 500 美元)的售價撬開了全球市場。雖然價格不菲,但該產品只有 242 克,可以輕松折疊放進包里隨身攜帶,甚至是大口袋。
與上一個時代靠拼性價比的中國制造截然不同,當代中國智造的翹楚大疆、小黑俠、Vinci智能頭機等憑借非凡的技術實力和創造未來感十足的生活方式的方式先后“登陸了”美國白宮的草坪、蘋果零售店和有美國春晚之稱的“超級碗”,并在近兩年內憑借出色的落地能力以高端的高科技的形象持續拉高全球銷量。
在這些出海成功的廠商銷售數據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中國智造廠商不僅在海外市場的潛力巨大成幾何倍數增長,而且海外市場也對反哺中國市場具有相當大的助力。不論是大疆、小黑俠還是Vinci智能頭機,都在火爆海外市場后,在國內市場迅速得到高品質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正是中國智造的不斷自我證明和受到認可,當Snap尋求快速破局之路之時,將目光投向了零零無限,渴望實現強強聯手。
然而中國智造廠商的崛起并非易事,如何在熱潮中脫穎而出獲得海內外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的雙重眷顧,絕對不是一道容易答出的題目。
單單提及小型便攜式自拍無人機領域,也曾掀起中美兩地創業熱潮,Lily、Nixie 等多家高調的公司加入,行業一度非�;鸨�,引發媒體爭相報道。幾年過后,當初高調的公司都已經倒閉或仍未發貨,活下來的初創公司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家。
可見即便是風口浪尖的領域,投資者、企業家、消費者也逐漸恢復了理性,從講情懷走到了拼落地的階段:
1、 找到破局方式:垂直場景下軟硬兼施拉動業績快速增長;
2、 拼執行拼落地:做深用戶需求,垂直場景內全棧式解決方案越來越被看好;
3、 出海是實力戰:踏踏實實迭代產品,關注用戶本身,才能走得更遠。
在中美兩地的創業熱潮中,也期待更多中國智造廠商腳踏實地,大展拳腳。
推薦閱讀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都投身到互聯網經濟的浪潮當中去,雖然很多企業家敢于在實體行業做互聯網經濟,但是在文化產業,卻沒人敢吃這個螃蟹�!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巨有錢的Snap以1.5--2億美金收購小黑俠背后的邏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