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1-6月,激光電視市場銷量同比提升336.8%,銷售額同比提升309.8%。

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涉足激光電視,這意味著激光電視作為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開始逐漸被行業逐漸認同。而隨著激光電視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這意味著在追求大屏、高端化電視產品的消費者心中,激光電視已經“搶”走了一塊領域。面對各類品牌推出不同形態的激光電視,如何“定義”、“規范”、“標準化”激光電視,對于激光電視該品類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更是負責任的體現。
海信是國內首先涉足激光電視的企業。2014年,在積累了八年的自主研發沉淀后,海信推出了其自主研發的100吋超短焦激光電視,運用超短焦的投射原理,專注在光學引擎、比肩液晶電視畫質上的研發和攻克,開創了電視“無屏”的產品形態。2016年,海信在法國發布了全球首款100英寸DLP超短焦的4K激光電視,畫質實現4K,這是激光電視在顯示上的巨大提升: 830萬像素的圖像、116%色域,300nit屏前亮度,解決了大屏液晶在長期觀看下對眼睛的傷害、以及對色域展示的不足。2017年年初,在美國舉辦的CES展會上,海信推出了首款雙色4K激光電視。至此,海信激光電視已經進入成熟階段。
今年7月份,在中國80吋以上的電視市場中,海信激光電視占有率超過50%。海信激光電視技術和系統的整體升級、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帶動了國內其它品牌投身激光電視領域的熱情。長虹、微鯨、小米、極米開始紛紛推出激光產品,但因為在產品系統和技術專研上缺乏經驗和支撐,某些產品還處于“微投”非“電視”形態,因此會出現不同品牌的產品在價位上差距甚大的情況。激光電視,盡管與液晶電視不同,但對企業在整機研發、技術更新和內容整合上,實質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激光電視本質仍是電視,它仍然聚焦在電視顯示、畫質、功能和內容上:畫質比肩甚至超越液晶顯示、覆蓋家庭經濟入口的影音、購物、游戲、教育等內容;區別在于,超短焦投影只是實現激光電視產品形態的技術手段,而非最終形態。因為解決了液晶屏增幅帶來的成本巨漲,在目前液晶電視量子點及OLED顯示無法突破大尺寸的成本限制下,從成本和性能優勢上來說,可以被認定為目前電視大屏、高端的最佳解決方案。激光電視的健康發展,正在走向規范化和標準化,這需要國內各品牌的一同努力,提高消費者對品類的認知;但這過程中也會因為產品本身對技術的苛刻,產生優質劣汰。
推薦閱讀
那是一個靜謐的夜晚,我和朋友被搬運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就像一個懵懂的小孩,對周邊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身邊的人群對我投來各種眼神,有疑惑,有興趣,還有嫌棄...這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激光電視成行業熱詞 海信領銜激光電視進入“標準化”階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