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共享經濟”的風頭,一時之間,仿佛所有東西都可以共享了。在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倉、共享KTV之后,北京又出現了共享健身倉,半個月融資兩輪、估值過億,大有乘風而上之勢。
過去兩天,TechWeb來到望京鹿港嘉苑小區,體驗了覓跑和抖吧兩家共享健身倉,并與其創始人和小區用戶聊了聊。總體來說,體驗還不錯,但仍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有的可能還有潛在危險。
操作簡單:12歲男孩帶著4歲妹妹玩了1個小時
體驗共享健身倉需要提前進行注冊,其中,抖吧是通過微信和H5注冊,填寫手機號、驗證碼即可;覓跑有獨立APP,除了手機號之外,還需要填寫身份證號。不過,其對身份證號的審核并不嚴謹,小編故意寫錯兩個數字,最后也注冊成功。
圖注:覓跑(左)和抖吧健身倉內的布置
注冊完成之后,掃碼開門即可開始運動,2毛錢一分鐘。覓跑、抖吧倉內的布置大同小異,倉內中心位置擺放著一臺跑步機,周邊有掛鉤、播放屏幕、溫控系統、空氣凈化等設施。用戶可以一邊聽歌、看視頻,一邊跑步。
值得一提的是,8月13日下午,北京的天氣比較涼爽,但覓跑的倉內還是比較悶熱,空氣也不太好,當時倉內空調氣溫顯示16度,但遠不如倉外涼快。相較而言,抖吧的倉內溫度比較適宜,因放了空氣凈化劑,也沒有太大氣味。
或許是因為周一的緣故,沒有用戶過來體驗。下午4點左右,一個小男孩帶著一個小女孩掃碼進入了覓跑健身倉,直到5點才滿頭大汗地出來。通過交談,小編得知,小男孩只有12歲,而她的妹妹只有4歲,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來健身倉了。
“你們是因為好奇才過來玩兒的嗎?”對于小編的疑問,妹妹很認真地說“不是,我們就是來運動的,是我先提出來的。”妹妹還自帶了小凳子,她鍛煉的時候,哥哥還在一邊拍視頻。
眾所周知,有些共享項目并不適合小朋友,比如因意外屢屢發生,共享單車新政規定12歲以下禁騎。4歲的兒童站在跑步機上剛剛夠到機器把手,如果真的發生意外,12歲的男孩未必能及時援救。
對此,抖吧創始人蔣都澤向TechWeb表示,“以后也會對用戶的年齡進行限制,實名認證。因現在剛剛開始,這方面還沒有著手準備。”覓跑方面則暫未給出回應。
到了下午5點左右,很多阿姨帶著小朋友來到小區健身器材處活動,一位爸爸帶著女兒在打乒乓球。其中一個阿姨告訴小編,覓跑和抖吧的健身倉都是最近一段時間才有的,都是年輕人在玩,但平時也過來運動的也不多。
一個健身倉8個月可回本?還要問用戶是否買賬
據抖吧創始人蔣都澤介紹,目前市場上做共享健身倉的只有抖吧和覓跑兩家。兩家主打的場景都是通州、朝陽一帶的中高端小區,鍛煉完就能回家洗澡,以使用戶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在蔣都澤的規劃里,一臺健身倉要收回成本用不了一年。他給TechWeb算了一筆帳:量產之后,一個抖吧健身倉的總體成本在2萬元左右,每分鐘0.2元,按照日均400分鐘的有效使用時長,單日的收入在75元左右,回本周期在10-12個月。
覓跑給出的財務模型顯示,量產后的一個健身倉設備成本是1萬元,加上50%的能耗、折舊和運維成本,總體在15000元左右。每分鐘0.2元,按照日均5-6小時的有效使用時長,單個運動倉的單日收入在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10月左右。
不過,美好的愿景都建立在運動需求旺盛和量產的前提下。“抖吧的量產目標在1000臺左右,爭取今年底布局完成”,蔣都澤告訴TechWeb,目前抖吧只有1臺健身倉投入市場,正在與100多個小區洽談,按照1個小區2臺左右的投放量,要在年底達成1000臺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覓跑比抖吧先一步進入市場,根據公開報道,覓跑目前也只有不到10臺健身倉處于運營狀態,而其規劃是今年要覆蓋北京1000個小區。
共享健身倉投入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就目前網上評論來看,也是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認為很便利,也有的認為價格貴,不如在健身房辦卡實惠,而且在小區老有大爺大媽盯著看也很尷尬。
蔣都澤透露,在上周末,有10幾個用戶體驗了抖吧健身倉。但在工作日,就沒有那么多人了。抖吧選擇的是2000年之后建成、1000戶以上的小區。“一個小區要至少有100個用戶才行”。
小編在鹿港嘉苑掃碼加入了覓跑的小區跑步群,群里有68個人,其中包括覓跑運維人員,以及像小編這樣專門過來體驗的人。整個群的氛圍并不活躍,沒有關于運動的分享和討論,只有覓跑清潔工報告打掃情況,以及用戶遇到問題時的咨詢。
剛成立就估值過億 共享健身倉是門好生意嗎?
共享健身倉概念的落實,也吸引來大批資本的關注。
蔣都澤告訴TechWeb,抖吧從今年5月份開始籌備健身倉項目,現已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投資,新一輪融資正在洽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根據36氪報道,覓跑7月份創辦至今,半個月內已經完成了兩輪共計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方來自經緯創投、信中利、合鯨資本、獵鷹創投,一周估值過億。
獵鷹創投董事總經理李圓峰透露,團隊在一個小時內就決定投資覓跑,并完成了打款。 在他看來,“覓跑”的出現,將會引領一批共享運動設備的新風潮。
整體來看,共享健身倉的門檻并不高,可復制性很強。無論覓跑還是抖吧,現在都在爭搶線下鋪設速度,即使后來者進入,也能爭取先發優勢。
和共享雨傘、共享KTV一樣,共享健身倉真正的創新不在C端個人運動收費,而是B端的流量。蔣都澤稱,C端用戶付費是有天花板的,但在健身倉上刊登廣告沒有,場景內的廣告營銷將是一筆可期的營收來源。
可以預見的是,可能很快就會有同類的健身倉產品出現。由于較強的社區屬性,誰能掌握更多的物業資源,誰的地推更快,誰就更有機會勝出。
推薦閱讀
你想躺著就能減肥嗎?你想運動一次管一月嗎?這一定是很多懶癌患者想要的結果。 近日國內就發布了一款可以不運動就能減肥的智能健身衣,該款衣服結合了中醫的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探訪共享健身倉:編造的身份證也可注冊 12歲小孩也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