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開學日,眾多孩子“高高興興”上學去,包括家長們在內的市民出行,卻體驗了“走走停停”送學來的擁堵。
不知從何時起,“開學”就跟“擁堵”成為關聯詞,一提到開學,幾乎所有的家長、甚至普通市民都會犯愁,因為開學就一定意味著擁堵。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我們請教了深耕智能交通的海信,得到的答案是:不一定。
“開學就擁堵,其實是人們認知上的誤區,因為開學時送學的車輛增多,所以人們往往以為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多時,肯定會產生擁堵。但目前的道路交通流量控制和信號的自適應,已經能夠解決車流量增多時的突發情況。”海信智能交通工程師說。

車流量多并不一定擁堵。以貴陽市寶山路為例,這是一條每小時40萬車流量的主干道。在貴陽交管局與海信進行信號調優合作前,巨大車流量帶來通行速度慢、停車次數多、通行時間長等擁堵問題。海信經過調研、信號優化,為寶山路設置了綠波帶,能實現一路綠燈通行全程。早高峰時段,北向南停車次數由10次減少為3次,通行時間減少31.24%,效率大大提升。即使道路沿線有公安廳、大學、中學、兩座醫院等區域,車流量突發情況較多,綠波控制的效果仍然非常明顯。
貴陽寶山路的綠波應用案例在其他項目同樣效果顯著。正如海信智能交通工程師講,信號在交通控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現有道路條件的基礎上,通過信號調優,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擁堵。

在蘭州,信號燈是可以自動變化紅綠燈時間長短的。這是基于兩方面的設計。一是在系統中設置預定的控制方案,信號系統根據采集到的交通流量變化,會自動選取匹配當前車流量特性的方案下發至特定路口進行執行;第二,是單獨路口的信號機根據采集的各方向實時車流量的變化,自主、即時對紅綠燈時間進行優化。簡單地說,就是信號燈能夠根據道路車流量的多少,自動變化紅綠燈時間。比如,學校周邊的道路在上學、放學的高峰時間,與上課期間的車流量是不一樣的,也就導致信號機控制下的紅綠燈時間會自動進行調整。蘭州交警在暑假期間,還為學校周邊的信號燈設置“暑假模式”,就是應用了這樣的技術。
在我們看起來簡單、機械的紅綠燈背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智能、科學的控制策略,才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交通現狀,為人們帶來出行的便利。
推薦閱讀
宏智力BrainLink Lite 2.0:新品5大模塊升級
專注于研發腦波交互技術的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陸續發布了多款頭戴式的意念力頭箍,從針對專業市場的BrainLink Pro到針對大眾市場的BrainLink Lite,再到新品:BrainLink Lite 2.0,加上適配B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開學就擁堵?海信說“不一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