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婚、IT工作者薛先生,因為自己小小的好奇心,無意間發現新買的一臺夏普電視機殼背后有一個僅僅用銘牌貼上的小窟窿,他用家用電筆一試,發現這個小窟窿里竟有220伏特電壓。這個小窟窿,會不會成為夏普品牌再次在消費者心中坍塌的命門?
薛先生是個嚴謹的工程師,看著試電筆顯示的數字,他甚至一度懷疑,在電子產品制造高度發達的今天,夏普的這種低級錯誤會不會是自己的誤判?隨后,他自費找了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機構,對自己所購買的兩臺夏普電視做了詳細的檢測,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第三方出具的兩份《檢測報告》顯示:依據國家強制標準GB 8898-2011《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安全要求》,兩份《檢測報告》均為“不合格”。其中,夏普50吋電視機存在觸電危險,45吋電視機則可能在電網電壓不穩的情況下,如有高壓尖峰,此時人觸摸電視金屬部分會觸電并有生命危險。

手拿這兩份報告,薛先生陷入了糾結:網上,這兩款電視賣得風生水起,可能有高達20萬用戶為這兩款明顯低于市場均價的產品狂歡;現實中,即便有人知道如此嚴重的隱患可能也會最終保持沉默,畢竟,這是個日本品牌,最近又被富士康收購成為臺灣企業。中國人往往不愿被扣以“訟棍”的污名,選擇沉默的是大多數。但是,想到那個可能吞噬鮮活生命的窟窿,他決定站出來。薛先生說,希望這兩款電視的用戶知道自己身處隱患,希望有孩子的家庭早作防備,為了孩子們,我不能再繼續選擇沉默!

隨后,薛先生和他的代理律師正式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已被正式受理。這是一起非典型的維權事件。消費者維權的背后,很可能隱藏著日本制造對中國消費者可能存在的不公平對待或降等級的標準,隱藏著對整個日本制造的再思考。
這些年,從三菱篡改汽車燃效數據、高田篡改安全氣囊測試數據、日本神戶制鋼篡改多項產品出廠數據,到斯巴魯公司傳出丑聞,日本制造的形象不斷倒塌。今天,夏普又拾起了接力棒。從去年以來,全球官司纏身的夏普,今年因“臺灣屏替代日本原裝屏”引發中國多地消費者發起虛假廣告訴訟,夏普竟以“‘夏普屏’是指夏普工程師調校過的屏”為由解釋。從虛假宣傳到觸電安全隱患,臺灣企業治下的夏普還是那個“液晶之父”夏普嗎?迷信買到了便宜日本貨的中國消費者,可能已經陷入一場減配降標的貓膩,并為這些甚至連防護措施都舍不得多加一塊的低廉制造埋單,付出的不僅是金錢,還有自己的安全。
也許,站出來的不應該只是一個有良知的工程師,希望監管部門、夏普的高層們都來正視這些問題。中國人講究投桃報李,但如果投來的是刀子,消費者們一定會用憤怒的鐵拳還
來源:北京財經網
推薦閱讀
隨著互聯網發展迅猛,人們的消費觀念正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消費購物、日常工作等。這也讓一些傳統品牌企業的營銷手段隨之發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良心工程師曝夏普電視致命隱患: 為了孩子我決定不再沉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