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編輯正式出版發行了《國企改革若干問題研究》與《國企改革探索與實踐》系列叢書。其中,長虹控股的《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引領 實現企業發展華麗轉身》案例被編入該叢書的《國企改革探索與實踐—地方國企100例》中,為廣大國有企業提供了可參考、可復制的經驗和借鑒。
該系列叢書共6本,包括1本理論卷《國企改革若干問題研究》和5本實踐篇,系統梳理了近年來國企改革領域的理論探索與創新,展示了鮮活生動的改革實踐案例,其中,《地方國企100例》主要聚焦地方國資委和地方國有企業,選取地方在推進落實專項改革任務中有特色、有亮點的具體做法。長虹作為四川省國企改革首批試點企業,在國企改革中的措施和經驗可圈可點,放開決策、經理層公開選聘、混合所有制等一系列舉措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為長虹的快速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放開決策權是第一步
深化國企改革的第一步是實現政企分開,讓企業領導層放開手腳,進行專業而快速的決策。長虹集團于2015年6月正式改組為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2017年8月綿陽市委市政府發布《授權經營方案》批復,原則同意授權事項一步授權到位,由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將15項出資人事項全部或部分授權長虹公司董事會,涵蓋企業管理者任職、考核、薪酬,股權變更,投資、融資、擔保、規劃、財務管理等15項事項自主決策權。
這次授權涵蓋范圍廣、力度大、做到了切實理順政企關系,依法理順市委、市政府及國資部門與長虹控股的關系,通過轉變政府職能,以管資本為主,依法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確保企業依法自主經營,激發企業活力、創新力和內生動力。其中自主決策投資金額提高到國內10億元、境外1億美元等。這意味著,長虹在投資、人事等方面更靈活,國企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放權的同時做到權責明確,明確界定企業的主體責任,按照權力與責任相統一原則,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集團與下屬子公司層層建立權責清單及相關規章制度,確保企業接住管好精簡的監管事項,落實保值增值責任。
多種激勵措施激活員工潛力
相比其他擁有壟斷地位的國企,家電領域的國企將面臨全方位的競爭,這就需要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為企業出謀劃策,努力拼搏。這就需要給予員工與企業一同發展獲益的權利。
近年來,長虹在新能源、民生物流、愛聯科技、集能陽光等十多家子公司探索員工持股,持續探索多種形式混合所有制,實現產業升級成為推動混改的最大動力。
為了進一步激發競爭活力,長虹還拿出2000萬元成立孵化基金,鼓勵員工內部創業。在新的體制下,長虹內部孵化的多家企業逐步建立成熟的創新商業模式,形成規模效益,并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內外部優秀人才加盟。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指出,要持續不斷地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長虹作為地方國企代表,在面向未來發展的深化改革中走出了結合自己特色的變革之路,在激活企業活力,充分發揮經營者和核心骨干的主觀能動性等方面成效顯著,為更多的地方國企走出困境、邁向輝煌提供了真實而寶貴的經驗。
推薦閱讀
與會期間,愛回收總裁鄭甫江、樂語首席運營官劉曉、愛機匯總裁馮小暉、樂語業務副總裁吳強等領導共同見證了上海古北家樂福環保回收站項目正式啟動。據了解,2018年樂語線下渠道將進行全面升級,旗下樂語Brookstone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深化國企改革成效卓著 長虹經驗寫入《地方國企改革100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