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人都在談論互聯網+,而它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改造傳統行業,形成了新業態,改變生產和銷售方式,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的全面連接,促進產業鏈的開放融合,將工業時代的規模生產轉向滿足個性化長尾需求的新型生產模式,醉品正是走在這樣的趨勢前面,及時調整戰略布局,鎖定中國茶業新零售第一品牌,以線上500多萬優質會員及線下龐大的醉品茶集門店基數來構建醉品的新零售業態。

相比茶行業里所面臨的“關店潮”問題,醉品似乎顯得獨樹一幟 ,行業的動態及變化并沒有影響到醉品。相反地,在短短的一年內,醉品快速發展了400多家線下體驗門店,且據2017年銷售數據來看,線下體驗店的客流量環比增加了35%,單店的銷售平均額也環比提高了45%。當別人還在探討醉品首創的這個新零售M2O模式是否有效,醉品已經直接用數據奠定了其作為中國茶業新零售領導者的地位。
要說M2O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差別所在,那就是其充分將線上線下兩者結合起來,形成雙輪驅動的互相作用。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好茶的醉品,自然在客戶體驗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面對四大茶類、諸多品種的,消費者到底要如何才能選購到適合自己的好茶呢?答案就在體驗上。新零售M2O模式,就是以消費者的體驗感為主,消費者可以選擇到體驗店進行體驗,再行購買,而購買的渠道不僅僅局限于線下體驗店,也為日后在PC端的銷售促進進行鋪墊。一切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正是這個消費升級背景下必須注重的一點。

當然,醉品想要詮釋的M2O模式成功的原因,最關鍵的是在于要充分互聯網+全面連接線下體驗店新零售。從茶葉的原產地、挑選合作的品類及制茶工匠再到門店的線下體驗,這每個環節都是相互緊扣,形成一個銷售體驗閉環。比如此次醉品舉辦的茶業新零售首屆年度盛典,從啟動之初,醉品就逐漸把幕后的制茶大師帶向消費者的視野中,通過線上紅包派送及百匠狂歡,讓消費者與最傳統的制茶大師來了一次關于“茶”與“匠心”的對話,就是充分運用互聯網+來提升線下體驗感,這就是M2O模式的核心所在。
另外,往深層次來說,M2O模式不只是局限于商業模式的變革,而是應該在基于傳統制茶工藝的基礎上,進行適應性的擴展升級和價值挖掘。所以,如果你了解醉品的新零售業態,你會發現它有了數據化、標準化的高效管理,有了以需求為導向的豐富而有效的貨品配置,有了讓庫存壓力最小化的貨品流通。這些,不僅能夠集結整合所有資源,線上線下一體化聯動,更能打通服務和體驗,讓更多好茶到達消費者手中,通過線下體驗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的需求。

同樣在這個“資本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雅安茶廠、八馬茶業等公司已經成功掛牌新三板,以“互聯網+”為根基的互聯網茶品,也陸續獲得VC的注資。就拿八馬茶業2017半年報的數據來看,營業收入為2.71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3%,其他企業在資本入駐后也迎來相關財務數據的增長。由此可見,在資本的加持下,茶業的整體發展迎來了新一輪的蛻變,茶企的利潤呈逐年遞增的態勢,茶文化也形成了一定的生態鏈條。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多數茶企擺脫了以往從產到銷的單一模式,資本的加入讓更多的茶企能完善自身的產銷鏈條,以及進行茶相關業態的發展。
面對資本,諸多茶品牌紛紛在聚焦“互聯網+”,尋找新的商業模式,而資本的聚焦點則是更看重模式的創新,且能落地實現并能產生持續營收的能力,這也是醉品為何能從諸多茶品牌中脫穎而出,在短短兩年內獲得上億元注資的緣由。早在2016年,雷軍領銜的順為資本、李開復領銜的創新工廠就先后投資醉品商城,打動他們的就是醉品所要打造的茶業新零售M2O模式。作為自營平臺,醉品與茶葉原產地和供應商合作,后者提供的產品統一匯集到醉品的倉儲中,受到醉品嚴格的質量監控,醉品對商品進行標價后在平臺銷售,所有物流和售后服務皆由平臺運作,既保證了茶葉的質量,也能讓消費者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好茶。

互聯網的改造、資本的加入,推動了傳統茶產業的改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醉品集團則憑借新穎、高效的商業業態,走在這個趨勢的前列,備受茶農、制茶大師、創客、品牌商以及資本等上下游供銷鏈條和資本市場的關注,其中醉品茶集就是醉品集團在新零售布局的重要一步,在互聯網發展的加持下,以創新模式探索茶業新零售。與此同時,醉品集團也將在2月6日舉辦茶茶業首屆新零售年度盛典。屆時將與中國茶業三大行業協會、非遺大師、茶業品牌集大成者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構建新零售業態藍圖。
推薦閱讀
2月3日,“2017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頒獎大會”在京隆重舉辦。作為備受IT界矚目的年度會議,歷年大會中獲獎的公司和學者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此次大會最重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醉品運用“互聯網+”連接茶業新零售 首創M2O模式受資本持續關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