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兒,作物都面臨著蟲害、病害和雜草的威脅。因此,作物保護是全球性的需求。這是因為,同樣一種植物或昆蟲在一個地區無害,但在另一個地區可能會造成嚴重破壞;在一個地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另一個地區可能就完全無效。這使作物保護更加復雜。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先確定問題發生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了解,農業作物保護領域“五大兇犯”—— 最危險、最具破壞性、防治成本最高的五種蟲害、病害和雜草,與相應的控制措施。














[unex_ce_image_carousel layer-name="Poster Slideshow" image_1="2149" image_1_filename="WANTED_Western-Corn-Rootworm-3.png" image_2="2150" image_2_filename="WANTED_Whitefly-3.png" image_3="2148" image_3_filename="WANTED_Pigweed-2.png" image_4="2147" image_4_filename="WANTED_Fruit-Shoot-Borer-3.png" image_5="2146" image_5_filename="WANTED_-Citrus-Greening-Disease-3.png" image_6="" image_6_filename="Upload Image" image_7="" image_7_filename="Upload Image" image_8="" image_8_filename="Upload Image" image_9="" image_9_filename="Upload Image" image_10="" image_10_filename="Upload Image" default_image="1" id="content_5z5rd7hhf" post_id="2068"] [/ce_image_carousel]
西方玉米根甲(Western Corn Rootworm)
這可能是北美地區最具破壞性的根蟲。過去20年,西方玉米根甲的幼蟲給北美玉米帶造成了嚴重破壞。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每年西方玉米根甲可給美國農業造成約10億美元的損失。
控制措施
多種方法控制根蟲:
1. 作物輪作:有助于防止西方玉米根甲一代一代繁殖。
2. 生物技術Bt玉米:針對根蟲的幼蟲,在幼蟲啃食作物時將其殺死,且不影響有益昆蟲和其他生物。
3. 先進育種方法:開發新的玉米品種,通過抑止某些根蟲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基因地表達,精確地防御這些害蟲。
粉虱(Whitefly)
木薯是非洲最重要的塊莖作物之一,是非洲大陸東部和中部地區約7億人的食物營養來源。據估算,粉虱每年可導致非洲農業約20億美元的損失。
控制措施
粉虱能快速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降低殺蟲劑的效率。目前的解決方案包括:
1. 先進的育種技術和基因組學:開發抗粉虱傳播疾病的木薯。
2. 作物間作:尤其是對于多元化耕作的小農戶而言,緊鄰一種作物播種另一種作物的方法有助于通過吸引害蟲捕食者,減輕兩種作物的蟲害壓力。同時,作物相對密集生長,形成了對地面的屏障,可以阻止雜草接觸陽光,并提高產量。不過,由于操作難度增大,間作很難大規模的使用。
長芒莧(Palmer Amaranth)
近年來,長芒莧已成為棉花和大豆作物日漸嚴峻的雜草威脅之一。它能迅速擴散到整片農田,莖高可達10英尺,長勢強壯,足以阻礙甚至損壞機械化收割機。美國東南部的一些棉花種植者曾目睹過整個農田被長芒莧占領的景象,這種雜草頑強地與作物競爭陽光、營養和水分,作物幾乎很難獲得收成。在許多地區,長芒莧甚至對某些除草劑已經產生了抗性,又增加了防治難度。
控制措施
不同環境有不同的雜草控制方法,但為了有效控制長芒莧,人們已總結出一套普適的方法:
1. 作物輪作。
2. 早期檢測方案、定期田間巡察。
3. 苗前(在種子頂破土壤表層之前)使用、除草劑或者如果需要局部施用,綜合使用多種類型的除草劑。
4. 覆蓋作物:近年來,覆蓋作物的種植有望有效預防長芒莧的生長。
果梢蛀蟲(Fruit and shoot borer)
果梢蛀蟲被認為是南亞和東亞地區最具破壞性的茄子害蟲,它有可能使整個作物變得不適于人類消費。這些害蟲喜歡滲入水果中相對最柔軟和最有價值的部分。在茄子主產區,這種害蟲是災難性的。
控制措施
直到近幾年,才出現一些有效方法來控制果梢蛀蟲這類害蟲:
1. 作物輪作。
2. 上季作物殘茬處理。
3. 使用無蟲害幼苗。
4. 手工或機械清除受侵染的嫩枝。
5. 生物技術茄子:Bt抗蟲茄子于2015年通過法規監管,被引入孟加拉國并成功商業化種植。這種經過基因修飾的茄子可以表達一種殺蟲蛋白,以果梢蛀蟲的幼蟲為靶標,使作物免受蟲害侵襲。
柑橘黃龍病(Citrus greening disease)
1943年首次在中國發現,國際上也稱“HLB”(是中文 “黃龍病”的首字母縮寫),于2005年傳入美國佛羅里達州。僅三年之內,黃龍病毒便已擴散到該州幾乎整個柑橘種植區。近年來,黃龍病對柑橘行業的影響愈發加劇,總計導致了約40億美元的損失。
控制措施
遺憾的是,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治愈受到感染的植株。為防止其蔓延,受感染的柑橘園常常被迫燒毀。不過,美國農業部還在繼續向各大學提供數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以尋求解決方案。
2015年,美國環保署批準了一種抗黃龍病柑橘的三年田間試驗,這種柑橘轉入了一種來自菠菜的抗病基因。如果田間試驗進展順利,抗黃龍病柑橘將于三年后獲得審批,于2018年上市,為柑橘產業提供一個高效和可行的蟲害控制方案,恢復產量。
保持警惕的重要性
對于全世界的種植者來說,作物保護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投入大量的資源。作為一個全球性行業,現代農業致力于尋求解決方案來幫助種植者應對蟲害、病害和雜草挑戰。無論是下一代精準技術和化學、保護性操作實踐,還是其他創新領域——作物保護仍將是未來幾年的重要領域。
推薦閱讀
數字工具在幫助我們制定更好的決策,農民也不例外。健身追蹤器鼓勵我們多鍛煉、注重飲食并充分休息,同樣地,新的數字工具也在幫助農民更加準確地使用水資源和其他資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現代農業措施,通緝作物保護“五大兇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