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動漫產業飛速發展,據文化部統計數據顯示,其行業產值2009年還不足400億,到2017年產值高達1500億,復合增長率達20%。國家政策、資金扶持,網絡與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為動漫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土壤。動漫生產與移動終端和互聯網的結合日益緊密,2017年動漫產業在文娛產業中占比高達24%,與游戲、影視行業共同構成中國文娛產業的三大頂梁柱。在中國動漫從業人員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下,中國的動漫產業已成為中國娛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年前動漫文化還是屬于部分人的小眾文化,現已逐漸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2017年,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超過3億人,其中以80后、90后為主,他們的消費力不容小覷。2017年,全年上線的動漫有600多部,點擊量高達471.7億次,市場活躍人數近4億。平臺與讀者對于動漫更新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的動漫只能做到周更,甚至是月更,一周雙更的作品極少。

喵圖科技AI智能上色的多種渲染風格
幾大動漫平臺為了搶占市場,曾在暑期檔喊出了日更的口號,如快看漫畫的“周榜TOP10半個月接力連更,新作日更”活動、騰訊動漫的“盛夏·嗨更季”活動,日更《妖怪名單》、《狐妖小紅娘》等15部經典漫畫。確實,高頻更新動漫作品為平臺積累了用戶,提升了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培養了大量忠實粉絲,但是高強度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不管是動漫從業者還是平臺本身的運營,都從多方面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即便活動效果很好,也只能進行短期運營。據專業人士介紹,一集25分鐘的普通動畫需要18000張圖,上色師每天工作12小時可以完成20~30幅,單集動畫上色環節吃掉的創作時長就長達一個月。就算是動畫大國日本,也因為勞動強度過高、行業待遇差的關系,導致了很多作品出現找不到人手完成中后期制作的窘境。
不過,已經出現了新的動漫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為中國動漫產業帶來革新。例如喵圖科技從2017年開始探索AI智能繪圖,來自清華、微軟等名企名校的AI技術團隊研發出對畫稿進行人工智能繪圖的技術,根據不同作品類型渲染其應有的風格自動上色,完成每張畫稿僅需0.5秒,2.5小時就可搞定一集動畫上色,效率提升了2000倍。這也就意味著動漫制作成本大大下降。在可預期的未來,月產10000p,動漫作品做到日更,會變成很平常的事情。

喵圖科技AI自動上色節省的時間成本
新技術是為了提高產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保障質量,對于動漫行業而言,AI自動上色會為整個產業帶來一場革命,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解放人力,做到高需求與低成本之間的平衡,解決高產量與高質量之間的矛盾。漫迷們無需漫長的等待,每天都有更新也不是夢。
推薦閱讀
520買表送驚喜 盛時網打造Grand Seiko專屬告白日
1960年,Grand Seiko的誕生起因于對于高標準的追求,從Grand Seiko開始開發、正式誕生、直到現在為止,驅動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動力,一直都是要完成“理想”的手表,品牌希望不論是在精準度、耐久度、或者是美感上,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喵圖科技研發AI自動上色助力動漫優質速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