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正在高速發展,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開啟新時代、告別舊時代的更替時期,造車新勢力已不容小覷。中國汽車市場未來還有至少50%的增量空間。
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正在呈現新的特點:電動汽車正在經歷超高速發展時期;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由完全的政策推動向消費因素推動在轉變;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購買數量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銷售數量將占總量的70%。
進入2018年,以蔚來、小鵬、威馬、拜騰、奇點、綠馳等為主的一批新造車勢力進入投產時點,勢力已然不可小覷。據不完全統計,在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里,包括傳統和新進入者在內共有455家,僅新勢力造車品牌已經有49個。

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關于新能源汽車的話題:網絡造車、PPT造車、新能源汽車企業造車只為國家補貼等等更是不絕于耳,日前,由有《綠馳汽車欠意大利 I.DE.A公司2700萬歐元造車》的新聞由甚囂塵上。今日,通過采訪綠馳汽車相關人士了解到,所謂拖欠意大利I.DE.A公司2700萬歐元項目款并不屬實,原來關于2700萬歐元的起因,源自一個未完成盡職調查未生效的合同。
綠馳汽車和I.DE.A的合作始于“金星”超級轎跑項目,綠馳汽車在金星項目上總計支付了將近600萬歐元,一直都是按時付款。金星轎跑在今年日內瓦國際車展展出時備受外界關注。
在啟動金星項目的同時,綠馳汽車和I.DE.A在去年7月底達成了合資組建“綠馳汽車意大利公司”(以下簡稱“綠馳意大利”)的合作意向。,綠馳意大利注冊資金是10萬歐元,其中7萬歐元由綠馳汽車出資,3萬歐元由I.DE.A的母公司(consultech公司)出資。雙方約定綠馳意大利成立以后由綠馳意大利購買I.DE.A資產。此外,綠馳意大利還計劃收購工廠(Caprie)作為綠馳意大利和I.DE.A新總部的所在地。
但是隨后,雙方在盡調環節產生了重大分歧。“I.DE.A把盡調分為兩部分,要求在完成第一部分盡調后就先付一部分錢,我們想在完成所有的盡調之后再決定收購的方式和價格。”梁嘯表示,“我們和他們(I.DE.A)簽了一個價格,但是這個價格不作為最后成交的價格。因為盡調之后,我們需要向政府備案,只有政府備案通過后才可以收購。”
綠馳汽車在去年10月份委托了意大利一家律師事務所展開盡調,但是I.DE.A對此并不配合。綠馳汽車向記者出示的一份律師事務所往來郵件顯示,在1月19日,律師事務所已經完成了對于技術平臺和商標的盡調,但是沒有獲得后續進行下一步盡調的資料。
梁嘯表示,“我們(綠馳汽車)收購的是I.DE.A的資產,不是股權,我們只是想把I.DE.A的資產包裝到綠馳意大利之中,而收購股權意味著承擔所有的債務,這是公司不希望遇到的情況。”
對于網上基于此事的相關文章,梁嘯表示,我們是一群真正做車的人,至于其他的我們也不太清楚,盡管造車很難,但我們一定會把車造得很好。至于企業發展經營中遇到的問題,每個企業都會遇到,堅定信念就好。
據小編了解到:今年曾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驚艷亮相的綠馳汽車,自誕生之日起,就下定決心做新創型新能源汽車企業,并為此做出了一攬子的國際化品牌頂層設計,立足國內,著眼全球,整合國內外近千名世界級造車工匠,融合全球最新、最尖端的科研成果,與大批國際一流汽車配套企業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了“研發機構全球化、產業鏈與合作伙伴全球化、市場與服務全球化”的創新平臺,努力在新能源汽車造型設計、動力電池、整車輕量化、續航里程、智能車聯、無人駕駛等領域及細節方面做到最佳、最優、最經濟,積極塑造中國品牌高端、尊貴、極致的嶄新形象。
汽車行業正在處于開啟新時代、告別舊時代的轉折時期。新能源及相關能耗、節能、排放法規帶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機會和挑戰,智能網聯汽車對汽車產品以及汽車產業形態和生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重塑,引發了傳統汽車企業和新造車勢力之爭。希望在未來我國未來的汽車行業能愈來愈好的發展,而車企們都能在良好的環境中競爭成長,愈強更強。
推薦閱讀
某IT圈媒體老師在會場中百無聊賴地刷著朋友圈,突然看到一張圖片,畫面中的手機屏幕超大,沒有下巴也沒有劉海,機身背面的顏色也如同北極光般絢爛多彩,仿佛讓人一眼看到世界的盡頭。隨后,媒體老師抬頭看了一眼會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