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飛行電池長久不用居然壞了?
一塊智能電池的價格也不便宜,為了能更加長久安全的使用無人機,除了常規的電池安全注意事項外,還應關注日常電池存放養護方法。
電池如果超過10天不使用,需將電池放電至40%-65%電量存放。滿電存放會導致電池加速老化,如滿電情況下想儲存電池可通過App設置存儲自放電時間(可設置1-10天),電池電量低于10%將會進入過放狀態。滿電或過放狀態的長久放置不用,因為電池其特殊的化學原理都將有可能造成電芯損壞,進而導致消費者在長期放置電池后重新使用時,機器無法開機、無法充電,只好報廢掉。
飛丟為什么不能給保或者換新?
“提控回家”是老航模玩家用來自嘲的“內行話術”,說的就是航模飛丟了找不到,手上只剩下遙控器了。
雖然無人機比傳統的航模擁有更多傳感器,能進行智能的控制甚至是自主飛行、返航。但“提控回家”的故事并不是就此消失,而是走出了航模圈,讓一些新接觸無人機的消費者知道了這個詞。無人機的飛行容易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消費者對無人機的性能熟悉程度,飛行新手和熟手在使用無人機的過程中遇到不同情況采取的不同操作,都可能帶來不同的結果。就像駕駛員中的新手和老司機都能把車開起來,但遇到復雜的交通情況,老司機更有經驗和意識去規避風險甚至發明了一個詞叫“預防性駕駛”。無人機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疆提供了在飛行器發生事故后維修或者置換的服務,但都需要提供原設備來啟動流程進行處理。在飛丟的情況下,大疆的售后服務確實幫不上什么忙?
為什么呢?
設備丟了是一件非常難以判定的事情。畢竟不是“憑空消失”,對大部分“提控回家”的情況來說,設備還是呆在地球上的某處,只是尋找、取回的成本太高。這使得無論是官方,還是保險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機構,都沒辦法判斷“什么是丟失”,或者鑒定“是否真的不可尋回”。
在目前消費電子行業通行的技術手段和工作規范下,還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即便售后服務完善如大疆,也會建議消費者盡可能取回發生事故的設備,不然沒有更好的辦法推進服務。
正如手機維修或者換新,至少需要提供損壞的舊手機。想象一下如果有手機廠商宣稱丟失手機就能換新的政策,會發生什么情況,有多難執行。
所以,在目前的條件下,無論是使用什么品牌的無人機,廠商都會建議盡可能在視距內飛行,保證無人機能順利回收。
也許未來會出現有權威性的技術鑒定方式,能有效判定無人機遺失,甚至是“滅失”,或者有更先進的方式能幫助尋回無人機,是解決這個難點的希望所在。
飛行數據是否是只有廠商才能進行導出分析?
飛行數據是否用戶可以自行查看,一直是無人機消費者很關注的問題,到底是否有操作失誤還是本身機器有問題,也是讓消費者無人機售后質疑的一個關鍵點。隨著消費者無人機水平的逐漸提高,更多的消費者希望能夠讓飛行數據透明化,更加便于自行分析,無人機的生產廠家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以大疆無人機為例,飛行數據是用戶持有,并且可以自行導出、查看、分析的,是可以通過電腦下載DJI Assistant 2 調參軟件,將電腦與無人機鏈接導出DAT格式的飛控數據,導出后的飛控文件可通過DataViewer軟件進行數據圖表分析。
當前飛控數據記錄中的數據主要包含八個部分,分別姿態數據、OSD數據、控制器數據、遙控器數據、電機數據、電調數據、電池數據、避障數據。飛行數據,根據機型、固件版本等曲線包數據可能會存在細微差異。下圖為主要數據的一些說明,詳細數據解讀及軟件使用說明可以查看相關教程。

無人機發生事故后,飛行數據是目前最全面的檢測方式,追溯無人機發生問題的原因,調試各個部件。消費者可根據自行需求,將原數據傳回廠商協助進行檢修定損,或是有自行分析、找信任的人或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飛行數據鑒定。這樣就杜絕了無人機定損對于責任和維修原因不客觀的現象,不僅能讓消費者更加清楚自己的機器,也讓無人機的售后分析更加公開透明。
推薦閱讀
當互聯網大潮來臨,發生了什么...?據中軟卓越資料搜集分析,當今社會十分注重互聯網的發展,政府也大力扶植互聯網生態鏈的創新與發展。李克強總理指出,國家已設立400億創業引導基金,來支持互聯網的發展。這說明互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無人機售后給你科普無人機售后和使用知識,你GET了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