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成交量并不如房價漲幅般,如花似錦。
2017年7月,成都出臺“人才新政12條”,持證落戶打破傳統門檻式入戶模式,也讓樓市限購有近道可抄,調控顯得如同虛設。
近20萬人落戶成都,帶動產業興旺仍待可期,帶動房地產市場已有目共睹。搖號搶房、中簽率個位數、6萬人搶千套房、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甚至“帶50萬現金買不到房”的謠言,無一不說明成都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場盛宴。
盡管如此,“成都樓市仍難以用火熱來形容”,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說,部分地方政策突破調控總體思路和框架,導致市場預期混亂,出現“激化現象”與“虛假繁榮”。
新房市場的盛景是“限價”政策造成一二手房市場價格倒掛的反應。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更傾向展現真實市場供求關系的二手房市場,成交均價在2018年上半年處于橫盤態勢,實時成交價格甚至呈現下滑態勢,成交量也出現持續下降。
貝殼研究院最近發布的《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展望》報告稱,成都二手房5月份成交量不足千套,同比下降17%。與2017年3月份近8000套的成交量呈天地之別,與今年3月份約4000套的成交量相比,也足顯市場冷淡。
通過引才政策吸引人口,通過施行新房限價,導致更多投資、投機需求入場,促使成交量與成交價、新房市場與二手房市場出現背離。
許小樂分析,從經驗來看,人才引進政策造成的市場需求釋放是短期的,政策的效果會邊際減弱。限價、搖號造成的需求釋放實際上是“管制型繁榮”,兩種市場需求都不具有持續性。相反,在房貸利率上行態勢下,市場熱度往往會回落,這是市場自發調節的正常行為。
“調控政策前后不一,強化看漲預期”。這一論調出自與成都房地產市場狀況類似的長沙。6月19日,《湖南日報》大篇幅批評長沙樓市亂象,稱“被房價綁架的城市,搶人又有何用。”目前,長沙的“反炒房”殲滅戰已然全面打響。
這或許是成都房地產市場政策的預演。自2016年10月以來,成都經歷了四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其中4月份出臺的調控政策,目前來看,已經有效的遏制了部分投資性需求。
政策高壓和人才涌入之間,成都樓市現在更多呈現的是“熱鬧”。
推薦閱讀
在過去的2017年,桶式吸塵器領域注定是屬于小狗吸塵器的一年。根據2017年中怡康數據,小狗在線上桶吸市場以29.64%的零售份額遙遙領先于各大品牌。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