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日前突然宣布取消“全場免運費”服務。至此,除了從傳統渠道轉型而來的國美、蘇寧易購還苦苦頂著“免運費”光環外,國內所有起家的購物網站均結束了“免費送貨”時代。
一淘網分析數據顯示,從去年4季度開始,京東商城、當當網、亞馬遜中國等一大批B2C電商網站的商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資金的短缺正在逼迫電商提價并調整經營。
運費不免了,價格提高了
亞馬遜中國網站右上角的醒目公告顯示,從本月2日上午7時起產生的新訂單執行新的配送費優惠活動規則,“若合格商品金額不滿29元,需要支付5元配送費。”亞馬遜公關負責人金輝坦言,免運費規則的改變是因為客單價有所提升,為應對資本壓力所作的選擇,電子商務行業收取物流費用十分自然。
這已是去年底以來第3家設置免運費“門檻”的大型電商企業。11月底,京東商城宣布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配送費。新蛋中國緊跟著也發布公告,規定單筆訂單滿99元才可享受免運費政策。
有網友在論壇上埋怨稱,許多在當當、京東上收藏的圖書,原本5.5折的價格都漲到了六七折。記者從一淘網發布的價格報告中看到,去年第4季度以后,國內B2C市場商品平均價格呈現明顯上漲趨勢,網絡零售品價格增幅略高于同期CPI增幅。
提價折射電商行業困境
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表示,電商企業整體上一直是靠著風投成活的。去年下半年開始,外部投資環境不好,融資上市環境也不好,加上企業運營成本增大,逼迫電商網站只能漲價以提高毛利率。
事實上,最近電商企業的日子真的不好過。昨天,凡客誠品披露的IPO文件顯示,凡客每單虧損27元,去年前3季度虧損高達7億元,其中營銷費用和物流費用成本高企,拖累了業績。京東商城的“生存條件”也不好,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底京東擬IPO融資40億至50億美元,但券商估值并沒給出滿意溢價,隨后外部市場開始轉淡。當當網市場公關高級總監郭鶴認為:“京東全面提價是意料之中,尤其是3C品類。規模越大,越燒不起錢,面對資本壓力,提價是不得已的事。”
“價格戰”似乎打上了癮
外部環境稍差,電商網站危機立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歸根結底,還是網站大打“價格戰”留下的后遺癥。
“免運費的競爭方式與促銷、降價類似,都會對運營成本形成考驗。”蘇會燕表示。舉個例子,一本25元的圖書,網上銷售圖書的毛利率約15%-20%,即電商毛利能賺到5元左右,但如果“免運費”,同城配送的快遞費就要5元,配送到全國各地更貴,等于沒賺或倒貼。
業內人士分析,相對行業,電商網站的運營更加穩定,也有一定盈利,但仍然處于低層次競爭階段,經不起“價格戰”的摧殘,取消免運費、提升商品價格預示著電商企業開始回歸理性。電商企業應該把“價格戰”轉變為服務戰、品質戰,實現盈利才能保證B2C商家“活著”。
可惜的是,話音未落,新的一輪“價格戰”又在醞釀。日前當當網推出“反漲價行動”,CEO更炮轟京東商城家電產品價格全面高于當當網,而京東則回應漲價數據“不靠譜”。都知道“價格戰”損人不利己,但企業打“價格戰”似乎已經上了癮,要怎么才戒得掉呢?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217/3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