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體店的網商無票可開,消費者又懶得索要,不給發票似已成為“潛規則”。
在網上買了4萬多元的演出票,網站承諾給發票,卻從去年初一直拖到了今年,至今不見蹤影……17日,遭遇此事的廣州某公司經理林小姐氣憤不已地向羊城晚報投訴:“他們一再食言,說出的話從來沒有兌現。這是對廣大消費者權益的蔑視!這種風氣必須改變!”
在網購大潮風起云涌的今天,林小姐的遭遇直點網購問題的要穴———網購發票,“一票難求”!
就在林小姐向羊城晚報投訴前的2月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八部委發布《關于促進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今年將對北京、廣州等20余個城市開展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從國家層面上規范網購發票問題。可見,網購發票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引起密切關注。
網站發票為何大多“一票難求”?這種涉嫌偷稅漏稅的行為何以橫行無忌?……羊城晚報記者連日來就此展開了調查。
法律專家:典型偷稅漏稅
網購商品多是自用
林小姐去年之前因為工作的關系一直住在北京,當時她經常在知名票務網站“大麥網”購買各種演出票。“北京演出票全部都有發票,是和演出票同時送到的,非常方便。”
去年林小姐回廣州長住,也開始通過“大麥網”購買演出票,但她奇怪地發現———所有送到手中的票都沒有發票。“我打電話問‘大麥網’,他們說所有演出票的發票都要等到演出結束后才能拿到。”
“或許只是兩地工作流程不同而已”,一開始林小姐也沒將這事放在心上,一直耐心等待。但接下來,她買的演出票越來越多,發票卻從來沒見過一張。
這些沒開發票的演出票,林小姐全部保留了下來。記者在林小姐處看到,最早的演出票是去年3月26日的,最晚的一張則是今年1月14日,票款共計43000余元。在林小姐打印的訂單上,大多都有明確說明:“要發票,抬頭為××……敬請廣州站將之前所欠的發票到時一起快遞送來”等字樣。
“大麥網”為何至今未送發票?“大麥網”廣州站有關工作人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們和北京站的管理不同,“需要演出結束后才能送發票,而且必須在訂票的時候寫抬頭才行。”對于林小姐所提的發票問題,工作人員稱:“沒有4萬元那么多,只有1萬多元是寫明要發票的”。
當記者表示已看過訂單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反正我這里顯示,要發票的只有這么多,你要不要?”但即便是該工作人員承諾可給的這1萬多元發票,截至記者發稿時,也尚未送到。
對此,廣東省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主任何富杰表示:“林小姐可以起訴該網站或者到當地稅務局舉報其偷稅漏稅行為。如果演唱會還沒開始,由于買方可能會退票。因而暫不開具發票,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今演出已結束,同時林小姐在訂票時已經要求開發票,在這種情況下,商家不給發票,就屬于典型的偷稅漏稅了。”
網購商品多是自用
沒發票“理所當然”?
林小姐的遭遇并非個案。廣外學生小黎說:“2011年初,我在網一家店鋪買了一雙登山鞋,收貨的時候發現沒有發票。我聯系了客服,客服說公司是新成立的,這個月還沒有發票,到下個月才有,還說一有發票就聯系我,但他們后來就沒聯系過我,所以我一直都沒拿到發票。”
17日中午,記者在廣州大學城各大高校走訪時發現,學校里都有各種各樣的物流公司將大量包裹擺在地上等待同學們來領取,像林小姐和小黎這種拿不到發票的不在少數。記者隨機采訪,多位同學都表示,他們在基本沒拿過發票。
“我也要過發票,但很多商家都說沒有,后來就懶得要了。”廣工學生小陳的想法,在網上購物者中很有代表性。
這種想法,在網購的舉報申訴上也有相應的反映。據廣州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有關工作人員透露:“近年來,和相關的舉報和投訴都多了起來,而且增長的速度很快,平均每天至少有30多宗,但這些投訴大多是產品質量達不到宣傳效果或者沒有及時收到貨物等。關于網絡購物發票的申訴舉報比較少,一般每個月只有幾單。在不少消費者看來,網上購物沒發票,好像是理所當然的,這恐怕是導致這方面投訴少的最重要一個原因。”
廣州地稅12366咨詢臺的有關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關于網購發票的投訴目前數量還比較少,這可能是因為:網購者購買的商品多是個人使用,很多人不太重視有沒有發票。
網商陷入惡性價格戰
稱開發票“不用活了”
既然買方認為沒發票“理所當然”,銷售者便樂得藉此偷稅漏稅。然而,這還不是“一票難求”現象產生的全部根源。
據了解,當前網絡上的網店大都是小本經營,有些沒有實體店,因此根本無法開發票。
記者17日咨詢了多家網店,其中包括食品、服裝、飾品、禮品、小家電等行業在內的眾多網店大都表示:不能提供發票。極個別網點表示可以提供發票,但需加價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部分經營家電和數碼產品的網店,因為維修與發票直接相關,被問及次數較多,便在店鋪網頁內各種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的售價上標明“不含稅”,同時寫明了“含稅價格”或者“如需發票另行議價”等提示。
有店主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我們售賣的產品,普遍比實體店便宜一點,如果加上開發票的稅款,就不可能做到這個價錢。”
從事網上銷售8年的小朱家住廣州越秀區,他認為之所以網購發票“一票難求”,消費者和商家都要承擔責任。
小朱說:“網上購物的最大賣點,就是價格便宜。已經很便宜的價格,消費者還希望再便宜一些,很多網商為此開始了惡性價格戰,使得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為讓自己的商品讓人知道,商家還要支付一筆不菲的費。這還不算,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送去的商品稍不合意就退、換,這些都使網商的經營成本大大增加。在艱難度日的情況下,如果再開發票,那真就不用活了。何況很多網店是根本開不出發票的。”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220/3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