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團寶網的欠款風波尚未平息,奢侈品電商尚品網又因投資款沒到賬而大幅裁員。這家自稱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國際頂級奢侈品在線私賣”的網站,去年7月剛剛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曾預估2011年實現3億元收入。
尚品網的發展軌跡,是典型的電商模式——融資,擴張,再融資,再擴張。在資本市場一派歌舞升平的時候,這種以外部資本支撐的業務模式或許還有生存的空間,但一旦有風吹草動,誰還敢冒險為這種盈利前景不明的企業繼續投資呢?諸多互聯網大佬預言的2012年電商倒閉潮還真不是杞人憂天,它正在向我們逼近。
春節期間,團寶網遭遇資金困境;1月9日,曾經豪言要挑戰網的品聚網CEO葛斌斌宣布暫停公司業務,稱“由于投資方承諾的投資款未能如期到位,公司資金鏈斷裂”。而2011年的最后一天,網易尚品也停止了運營。
這些還只是在媒體上鬧出些動靜的電商網站,此外還有大把的電商網站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僅關張的團購網站就超過千家。
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忘記了生意的本源是什么,他們并不認真思考企業的贏利模式,只要網站內容吸引眼球,網站有流量,他們就不愁忽悠不到投資人的錢。拿到投資后,他們就瘋狂地招兵買馬、購置設備、狠砸,好像這錢不花白不花。靠賠本賺吆喝的手段,將業務規模做上去,然后繼續忽悠投資人的錢——這種“擊鼓傳花”的游戲看起來挺熱鬧,只是不知道誰會是最后那個倒霉蛋。
不論傳統企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都要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為企業帶來效益,為股東創造價值。企業即使上市了,仍要面對股東對業績的拷問。不能給股東帶來投資收益的企業,必將在資本市場上遭受懲罰。
電子商務本來是可以從用戶的口袋中直接拿到真金白銀的生意模式,但為了盲目擴大業務規模,占據所謂的領先地位,很多電商做一單虧一單,僅靠投資人的錢活命。一旦拿到融資,他們就歡天喜地,好像大功告成。
在筆者看來,目前的電商倒閉潮并不是一件壞事:一方面,優勝劣汰可以減少行業的無序競爭;另一方面,倒閉潮可以逼迫更多的電商網站逐漸改變生意模式,擺脫對資本的過度依賴。
只有靠虧損換規模的畸形發展方式結束,電商行業才會迎來真正的曙光。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風波:電商倒閉潮不是壞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221/3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