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背景下,視頻產業成為了香餑餑。傳統廣電運營商、互聯網IT企業、電信運營商乃至于終端廠商都瞄準視頻領域,各方競爭日益激烈。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無線頻譜資源越變得越來越搶手,市場競爭和對資源的爭奪愈演愈烈。
互聯網圍剿電視
互聯網江湖最不缺的就是驚喜,本周最熱門的新聞莫過于土豆與優酷“聯姻”一事,這一事件被看做是視頻行業新一輪洗牌的揭幕戰。
經過數年的培養,互聯網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用戶規模增長速度突出,覆蓋率不斷提高。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2011年我國在線視頻用戶量達3.94億人,預計今年將達到4.45億人,互聯網視頻已經成為人們獲取電影、電視、資訊視頻、游易網等數字內容的重要渠道。互聯網視頻的市場價值快速增長,在互聯網行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2011年艾瑞網年終數據盤點顯示,2011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市場規模達62.7億元,同比增長 99.9%。
互聯網視頻的如此快速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市場沖擊非常大。不但搶走了一部分受眾,更重要的是搶走了廣告份額,從而瓜分了電視的市場。但互聯網視頻市場迅速擴張后也面臨著很多壓力,優酷合并土豆就是很好體現。
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毫無疑問是優酷合并土豆的原因之一。但是為什么土豆要賣?優酷要買?中觀研究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視頻行業的壓力,從2010年前的上市融資、版權、帶寬等,轉換成為了運營壓力。而日漸高漲的成本和難以盈利的差距,讓他們需要尋求變革。
優酷合并土豆后,最大的利好莫過于,在市場競爭上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首先在成本上,這幾年水漲船高的版權價格,和視頻網站瘋狂廝殺有關,在優酷合并土豆后,雖然行業里還有搜狐視頻、奇藝等對手,但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版權的費用。另外在帶寬這部分,雙方也能夠進行資源配置進行優化。而在收入方面,在廣告主那邊的攝影教程,一個公司的兩個品牌網站,議價能力也會有相應提高,擴大廣告營收以后,盈利的步伐能夠明顯加快。這是行業和資本都希望看到的。
如果雙方的合作產生了上述利好,那對整個在線視頻市場的發展也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這就必然能產生一個馬太效應格局:優酷與土豆合并使互聯網視頻行業整合加速,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整合升級使其市場迎來新的增長,而互聯網視頻市場的擴張會擠壓傳統電視市場,由此帶來整個大視頻產業格局的變化。
互聯網對傳統電視的威脅不光來自互聯網視頻,互聯網IT企業也開始進軍電視產業。Intel最近就開始尋求在線付費的電視轉播權,計劃將使顧客可以在未提前開通有限電視服務的情況下,直接通過網絡就能觀看電視節目。此舉被視為是互聯網IT企業的戰略轉移,表明英特爾將涉足競爭激烈的付費電視業務。
不管是未來互聯網視頻市場的擴張還是互聯網IT企業的市場入侵,都將對傳統電視市場格局帶來影響,想必傳統電視市場已經感受到了被圍剿的壓力。
電視的生存策略
在泛信息化趨勢和互聯網普及的推動下,產業各方不可避免地向全業務和全媒體演進,傳統廣電在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之下,也加快新媒體新業務的部署。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就計劃推出一款節目下載服務,與蘋果iTunes展開競爭。該計劃名為Barcelona計劃,英國廣播公司將會把其所有新老節目均提供給用戶下載,平均每個節目的價格為1.89英鎊。目前,人們能夠通過iPlayer觀看和收聽BBC的新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有效期為下載后30天。BBC發言人稱,“除了iPlayer,BBC已將其部分節目內容按照DTO(下載即擁有)模式提供給用戶。”
在英國,內容商成為新媒體擴展的主體力量,BBC、ITV、SKY等均推出了面向互聯網的業務,在全球三網融合趨勢下,傳統廣電內容商、網絡運營商都應該加快擁抱互聯網的腳步,向全業務全媒體發展。
在互聯網對電視市場的侵蝕下,有線運營商又該如何應對,針對這一問題,Informa Telecoms & Media最新發布的白皮書從網絡、運營商戰略、電視內容、聯網設備、寬帶、移動等方面為有線電視業提出了十個生存策略:
1)升級和向上促銷——有線運營商必須將訂戶升級為數字及向上促銷更多服務。
2)與OTT提供商合作——與OTT競爭者面對面競爭不會成功,因此要接受這種威脅,并與其合作。
3)眼光放在“殺手锏”內容外——創新的內容采集也能提供增長。
4)投資第二屏戰略——通過“第二屏“吸引消費者,增強核心電視體驗。
5)將聯網電視與播放包捆綁——增加硬件以提升每用戶平均收入,并且擴大與終端的合作。
6)專注于“有點快”寬帶——“恰當”的速度而非“最快”的速度可以減少用戶流失及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
7)制定以移動為中心的戰略——移動戰略使有線電視公司能夠跟進其客廳外用戶。
8)用Wi-Fi創造卸載以外的新機遇——Wi-Fi能夠為視頻內容服務增加移動性。
9)用云服務瞄準中小型企業——通過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更新、更智能的營業方式而實現增長。
10)擴大運營商的作用——發展價值鏈,為客戶提供支持、計費和內容分配。
這十條建議不僅適用于歐洲有線電視業,我國有線運營商也可以拿來做借鑒,而且我們發現,我國的有線電視運營商也已經按照上述策略發展。
傳統廣電正面臨來自互聯網的大挑戰,但只要它能夠保持競爭力,并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利用新機遇,相信傳統電視市場也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頻譜資源的爭奪
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激增的數據流量,這使得無線頻譜越來越擁擠。以AT&T為例,在過去4年中,該公司移動數據流量激增了80倍,導致AT&T的網絡多次擁塞或是局部癱瘓。
為解決頻譜短缺問題,各大運營商都在探索集約使用頻譜資源的辦法。而各國的通信監管機構則探討是否能夠釋放更多的頻譜資源。
美國政府為了保障用于無線寬帶的大量頻譜資源,FCC在2011年4月提出解決方案,計劃從廣播電視公司手中回收利用率較低的頻譜,將這些頻譜重新拍賣,并將拍賣所得,讓所有自愿上交頻譜的廣播電視公司之間分享,此外,FCC還計劃向廣播電視公司收取頻譜使用費。此舉實際上恰恰引發了傳統電視服務商與無線服務商之間的“頻譜戰爭”。近期,美國運營商電信運營商Verizon就計劃斥資39億美元從多家有線電視公司手中購買無線電波,其中包括康卡斯特公司、時代華納有線、BrightHouse Networks、考克斯通信公司和Direct TV Group。而Verizon無線的多個競爭對手對此事持反對態度,要求美國通信監管機構阻止該公司從有線電視運營商收購無線頻譜,稱那些交易會對市場競爭造成不利影響。
美國對無線頻譜的分配大部分靠市場手段運行,而歐洲的頻譜規劃基本是由政府引導。歐洲議會日前就通過了一項為期5年的無線電頻譜政策計劃。該計劃將為無線應用和服務提供充足的頻譜資源。計劃要求歐盟成員國以及歐盟委員會在2015年7月1日前需要采取的相關措施有:1)至2012年年底,歐盟成員國應授權將2.5GHz~2.69GHz、3.4GHz~3.8GHz和 900MHz/1800MHz頻段統一用于無線寬帶通信(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動通信服務)。2)2013年1月1日前,所有歐盟成員國(除非已在該日期之前獲得個別豁免)應授權將800MHz頻段用于無線寬帶通信。此項措施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覆蓋人口稀少地區。3)最遲到2013年年中,歐盟委員會將與各成員國合作制定詳細目錄,以對400MHz~6GHz頻段的頻譜在歐盟內的高效使用進行分析。這將為進一步采取行動、協調分配頻段以用于特定用途(如無線寬帶)奠定基礎。4)最遲到2015年,應采取的其他行動還包括:歐盟委員會及其各成員國確保為安全服務和民事保護提供充足的統一頻譜供給�?傮w而言,該計劃為歐盟確保頻譜的高效管理和使用設定了原則,并將促進投資、競爭和創新。
在我國,廣電總局具有470—806MHz廣播電視頻率的規劃權、分配權及使用權。廣電總局已經表態,計劃在2015年完成電視模數轉換后,將部分 700MHz頻段讓給無線寬帶使用。但是廣電部門也明確表示,未來電視頻道還要進一步細分,頻道數的增加會對頻率資源提出新的需求,而移動多媒體廣播、高清電視、車載移動電視等新業務對無線電頻率也有新的需求。在另一方面,電信陣營則希望在CMMB應用之外,將部分相關頻段給予電信運營商開展移動業務,特別是TD-LTE與FDD-LTE應用。
中廣研究認為: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無線頻譜資源的重新分配不僅涉及技術上的高效合理利用問題,也意味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分配。對于頻譜資源的分配需要在監管層面上實現進一步的融合與統籌兼顧。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網融合視頻網站成為IT互聯網的香餑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1/4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