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選擇貨到付款后,購物者在到貨時通過POS機刷卡支付,貨款最快T+1日可以流轉到B2C商戶的賬戶中。這是近日推出的物流POS支付方案。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中B2C交易規模達1791.1億元。而在B2C企業中貨到付款比例已經占到70%。這其中的巨大價值吸引眾多支付企業紛紛發力線下支付,開始激烈的圈地競爭。
3月19日,支付寶對外宣布將投入5億進軍電商COD(貨到付款)業務,為電商線下支付提供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快錢、匯付天下等企業已經開始了線下支付市場的布局。
貨到付款市場商機隱現
艾瑞咨詢最近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中B2C交易規模達1791.1億元,占中國整體市場交易規模的比重為23.2%,較2010年增長了9.5個百分點。
貨到付款一直是我國網購消費主流的支付方式,特別是在B2C市場,近70%的交易都通過貨到付款完成。
與網上支付不同,由于貨到付款業務涉及到POS和PDA硬件設備的投入,國內不少電商與物流商對此都較為謹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內排名前100位的B2C電商中,能給用戶提供POS刷卡COD服務的電商,只有20%不到的數量。
通過現金方式支付貨款,一方面涉及到資金安全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商與物流商之間的資金流轉無法實現實時結算。
杭州ABC商務配送物流公司總經理陳旭義表示:“物流行業雖然在高速增長,但很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困擾于代收貨款的安全問題,盡管各家公司嚴防死守,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代收貨款被拖欠的事情發生。”
快錢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物流公司與電商合作時,一般都會先押一筆資金在電商那里,隨著電商業務規模的擴大,物流公司先行墊付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我們這邊了解到,有的物流企業跟電商合作時,押款可能會到33天這么長的時間。”
針對這一情況,一些支付企業看準其中的商機開始投身線下支付市場。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說,電商企業和線下的商家都有比較強的POS收單需求。另外支付領域競爭比較激烈,從支付公司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是需要擴展自己的業務種類,進行新領域的拓展。”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分析道。
支付寶斥資5億拓市場
面對線下支付的巨大市場,在網絡支付市場穩坐第一位的支付寶也開始發起行動。3月19日,支付寶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投資5億進軍“貨到付款”支付領域。這是支付寶自去年5月獲得支付牌照以來,最大手筆的業務推進計劃,也是支付寶首次重兵布局線下支付。
艾瑞咨詢分析師王維東在接受《華夏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 支付寶此舉,一方面是因為和天貓可能會在未來開通貨到付款這類業務;另一方面,從整體網購市場來講,貨到付款比例正在逐步上升,支付寶此舉也是在適應整體網購市場的變化,對貨到付款市場進行布局。”
雖然線下支付領域才剛剛起步,但是支付寶在網絡支付方面的優勢和客戶資源,使得它在拓展線下業務時輕松了許多。
記者了解到,支付寶的“物流POS戰略”已經初具規模。截止到目前,當當網在全國180多個城市布置了支付寶物流POS。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透露:“第一季度,我們已向市場投入數千臺支付寶POS終端,覆蓋全國60余家區域配送公司。今年在POS終端的投資,預計金額達到近1億元,而在完成一二級城市的布局后,明后年將對三四級市場電商COD升級進行持續推動。”
雖然支付寶在盡力推進線下支付業務的展開,但是它似乎無意與銀聯和銀行形成競爭。樊治銘強調,支付寶只專注電商線下支付,不會去分羹銀聯和銀行傳統線下POS消費市場。“我們POS業務未來都將圍繞電商而展開。”
事實上,凡是POS業務最終都要走銀行和銀聯的通道,銀行和銀聯即便不用做業務也可以分得一杯羹。“支付寶強調這塊,本身也是在平衡各方的利益,為自己未來的市場拓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王維東指出。
創新者取勝
在支付寶之前,快錢和匯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經開始了COD(貨到付款)業務的相關布局。
“現在基本上主流的支付公司都在布局線下的業務,POS收單業務是其中的重點。這其中除了快錢做得比較早之外,其他支付企業都是從2011年左右才開始推這塊業務的。”張萌對記者介紹。
在線下支付業務方面,快錢可謂是搶占了先機。快錢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快錢做物流行業有近3年的歷史。我們在物流公司端和網購商戶端同時布局,去年兩個行業相結合就已經打通了。在物流公司方面,我們與聯邦快遞、宅急送等都有合作,網購客戶端方面當當、麥考林、唯品會等在北上廣地區都完成了布局。”
去年11月,匯付天下也推出了針對電子商務行業業務實際運行特點的全套支付解決方案,覆蓋COD、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和電話支付等主要支付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推出貨到付款業務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運作模式基本類似。都是在配送員通過POS機刷卡收單后,將資金在第三方支付的后臺系統進行歸集,實現資金和訂單自動對賬,加快資金流轉速度。
對此,王維東認為:“這三家企業各自有不同的優勢,快錢和匯付天下可能做得稍微早一些,但是支付寶在網購方面的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從目前來看,這三家支付企業在硬件配置方面沒有太大的差異。未來誰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主要在于創新的速度,是否能夠針對市場的變化及時推出自己創新產品,適應市場需求。”
.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5/4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