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一向順風順水、高歌猛進的聚劃算“意外”迎來一次成長陣痛——因內部管理出現紕漏,阿里巴巴當天宣布免去總經理閻利珉(花名“慧空”)的職務。
沒有人懷疑阿里巴巴在內部反腐問題上的決絕態度,類似的事情也已有先例,但依然有不少人為此唏噓、嘆惋。“這跟聚劃算內部的小二腐敗事件有關,沒想到最終還是波及到了慧空。他白手起家,將聚劃算做大不容易,是難得的闖將。”有業內人士對本刊稱。
眾所周知,聚劃算是冬天中的唯一春色。這家剛從獨立出來的團購營銷平臺公司僅有100余人,卻在2011年創造了101.8億元的銷售奇跡,幾乎占據了中國團購市場過半的份額,就連此前飽受質疑的本地服務團購業務也達到了8.48億元。
“在聚劃算之前,淘寶雖然有很多的營銷工具,但缺少能夠單點引爆、以小博大的核武器。聚劃算憑借資源的稀缺性,已經成為了大淘寶中單品營銷最犀利的平臺。”2月底,在杭州西湖國際科技大廈23層的聚劃算總部,尚在任期的慧空還將珍藏的世博會英國館“圣殿種子”拿給記者觀摩,講述當年聚劃算用團購的方式將英國館留在中國的一些趣事,創業激情溢于言表。
在淘寶醞釀的大棋局中,Taobao.com占據C2C集市,Tmall.com穩守B2C商城,一淘主攻,而第四平臺聚劃算則發力基于大團購的整合營銷,由此實現帝國的新聚合。而這局棋最大的變數也在于聚劃算,淘寶高層開會討論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實物類之外,新辟一個重量級的本地服務業電商市場,而聚劃算“去年捅出了8個億,娘家決定把這個事情做大,今年要做到30個億”。在慧空離職前兩周,記者竟有幸聽到他為本刊詳解聚劃算。
大淘寶的成功
2010年3月22日開團第一天,成交額僅2094元,員工3人;2010年底,收入激增至5億元,員工20多人;2011年底,銷售額倍增至101億元,員工100余人。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稱“聚劃算將會成為未來電子商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營銷平臺”;而聚劃算的內部員工則說“去年每個人完成了7000萬元的銷售額,今年的指標是每人1個億”。
聚劃算這兩年火得迅速而猛烈,但它的出現可能只是大淘寶系的一次“無心插柳”。
剛開始時,聚劃算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淘寶的一個部門。2009年慧空從阿里軟件調入淘寶網,他萌生了做類Facebook的中國購物的念頭,目標客戶群是辦公室好友圈子,讓他們一起從淘寶買東西從而節省運費,于是就有了淘寶網“淘江湖”應用的出現。隨著團購受到追捧,慧空與時任老板令狐沖在盤算此事時有了不謀而合的感覺,令狐沖說“你挽起袖子做團購吧”,然后給慧空調來2名員工。
創業三人組起初給自己的部門起名“聚便宜”,但有種“便宜沒好貨”的感覺,就改成了“聚劃算”,并在2010年3月22日低調上線。起初的3個月里,雖然他們確立了每日三品、十點開團、精挑細選的基本樣式,但每天僅有十幾萬的訪問量,與淘寶每天高達數千萬的流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做了3個月,還是沒有找好自己的定位,淘寶每天那么多的打折和秒殺促銷,聚劃算憑什么可以做大呢?”慧空回憶稱。
轉機出現在2010年9月9日,當天聚劃算的網頁上出現了一輛奔馳Smart車的圖片,上書五個醒目大字“天下第一團”,這是第一次有人在上賣整車。305輛Smart在3個半小時內售罄,聚劃算的每日訪問量一舉攀升至上百萬。一年半后,另一電商巨頭京東商城才做了同樣的事情。
隨后,聚劃算又盯上了即將落幕的上海世博會。當時憑借蒲公英造型獲得最高設計金獎的英國館馬上就要拆掉,他們就找到英國館負責人洽談公益合作,以團購的方式讓3萬多顆“圣殿種子”留到中國,并特地讓英國領事館制作了相關的證書。這些紀念品在10秒鐘內被搶購一空,所得善款后來捐給了一家上海的兒童基金會,而聚劃算的每日訪問量飆升至300萬。
2010年圣誕節,聚劃算決定“再踩一腳油門”,在為期一周的大促銷中一口氣推出了200多件精選商品,一天的銷售額就突破了3000萬元。年底時,聚劃算的銷售額已達到5億元,一舉成為淘寶成立以來成長最快的業務線,而它20多人的創業團隊最終從時任淘寶CEO陸兆禧手中拿到了“金旺旺”——一個金黃色的人形獎杯,用以表彰年度最佳團隊。
“聚劃算是淘寶生態鏈的成功。”邵曉鋒稱,目前七成以上的中國用戶都是淘寶用戶,B2C、C2C以及團購都是同一群體,聚劃算“與生俱來”便擁有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這是其他需要燒錢換流量的獨立團購網站短期內無法奢望的,“聚劃算從實物團購再邁出半條腿做本地服務團購,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2010年10月,聚劃算開始將觸角伸向杭州、上海、西安、成都等四市的本地服務業團購市場。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陸兆禧曾專門找慧空面授機宜,明確聚劃算的策略是“驅動社會的力量去做,而不是自己伸手參與經營地面的事情”。
聚劃算本地生活服務團購第一單的合作伙伴是上海聚杰公司,本地商家是上海外灘新天地的一家東南亞風味餐廳,2個小時內500單銷售一空。“這樣的成績客戶非常意外,而我們也有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覺。”聚杰公司總經理樓騑稱,公司原先只是做中國電信號碼百事通的全國訂餐業務,這一單后就注冊了“壹天1惠生活服務”品牌,專門拓展本地服務團購,并創下了首例成交額過百萬元的婚紗攝影寫真、首例10人套餐團購等開行業先河的案例。
寧波瑞淘電子生活服務總經理曾瑞則是猛打誤撞進入了本地服務團購市場,起初毫無經驗,并且其他獨立團購早已進入當地市場,但正是靠在了聚劃算的大樹下,瑞淘只有十幾個人的團隊日子過得還算滋潤。曾瑞稱:“寧波的商家并不愿意跟那么多的團購網站合作,只想找一家靠得住的,現在寧波的拉手、高朋要撤了,窩窩團和滿座也很痛苦,商家資源會逐漸流向聚劃算。”
截至目前,已有50多個城市的200多家本地生活服務商聚集到聚劃算旗下,每月的銷售額已達到2億元的規模。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聚劃算憑什么做團購冬天中的唯一春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7/4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