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半年多的赴美上市窗口關閉期后,唯品會如愿于美國當地時間3月23日,正式登陸紐交所,成為2012年首家赴美IPO的中國公司。
但IPO首日結果并不精彩,開盤報每股5.99美元,較發行價每股6.5美元下跌7.8%,最終收報每股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8%。此前,唯品會已對最初的發行區間價8.5-10.5美元進行下調,最終發行價降至6.5美元。
唯品會董事長沈亞對南都記者表示,“(很多人)只看到中概股股價半年一路下跌,實際上(局勢)正在微妙轉變。”而業內人士則認為,一旦讓投資人賠錢,將對整個電商行業甚至中概股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短期內電商赴美上市幾率下降。
唯品會上市一波三折
23日,唯品會管理層如愿在紐交所敲響開市鐘,慶祝IPO成功。在此之前,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曾暗示唯品會上市進程將被擱淺,當當網CEO也曾公開表示,唯品會在香港路演中未獲得任何訂單。
最終,唯品會如愿在美國上市,但過程一波三折。據唯品會向SEC提交的IPO補充申請文件顯示,其最初將發行區間價定為8.5-10.5美元,上市當天臨時下調發行價至6.5美元,開盤即遭遇“破發”跌至5.99美元。交易首日收盤價為5.5美元,全日較發行價下跌15.38%.
按交易首日收盤價計算,唯品會公司市值約2.68億美元。
唯品會的上市從一開始就被矚目。自去年8月土豆網上市后,中資企業在美國上市陸續遭遇挫折,迅雷、盛大文學、拉手網相繼臨門收手,推遲IPO日程。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告訴南都記者,唯品會從 2011年開始籌劃IPO相關事宜,之后雖然注意到市場的環境不利,但由于公司的業務發展健康成熟,因此仍然決定按照原計劃上市。
唯品會招股說明書顯示,其于2008年底正式上線,2009年至2011年凈營收分別為280萬美元、3258萬美元和2.27億美元;同期,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138 .07萬美元、836.58萬美元和1.56億美元。
沈亞認為:“投資者對中概股的態度正有所好轉。(很多人)源于對中概股的不了解,只看到中概股股價半年一路下跌,實際上(局勢)正在微妙地轉變,投資者認識到了好公司值得投資。”
投資人虧損產生連鎖負效應
唯品會以“時尚名品折扣網站”的招牌赴美IPO,卻難逃首日破發的一幕,不單是自身的IPO價格打了個折扣,甚至會讓還未上市的同行IPO的幾率打“折扣”。
賽富亞洲創始人閻炎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如果上市會讓投資人賠錢,這種事最好不要做,投資人一旦賠錢之后對整個公司、整個行業,以及到美國上市的公司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資料顯示,2010年12月唯品會曾經獲得紅杉和DCM的聯合風險投資,融資額為2000萬美元,2011年5月再次獲得上述兩間機構風險投資5000萬美元。據電商行業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當時唯品會獲得的估值為2.2億美元。而以唯品會首日收盤價5.5美元/股計算,其市值約為2.68億美元。
這筆買賣對于唯品會來說,看似“不過不失”。沈亞認為,市場不是很好,雖然有超額認購,但調低了發行價。但無論市場好壞與否,唯品會堅持了如期IPO。
這并不是唯品會一家企業的命運。據易觀報告顯示,去年赴美上市窗口關閉后,有大批中國企業由于無法上市融資,又很難從一級市場再獲得融資,因此這部分企業正面臨著一定的資金壓力,加上幕后VC/PE的退出壓力推動,今年上半年將陸續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叩響美國股票市場的大門。
但唯品會首日破發帶來的連鎖反應卻不樂觀。分析師劉冠吾預計,未來三個月內國內電商再赴美上市的幾率非常低。“業內本來期待唯品會調低發行價后,可以逃過破發的命運,但最終并沒有。”他分析稱,排隊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將唯品會的市場表現當參照值,唯品會最終完成IPO,但過度折讓的價格以及后續表現不佳,對中國概念股產生了負面效應。“對于唯品會來說,首日破發也是成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但接單或者承銷的美國投資機構一旦被套牢,短期內就不會輕易再對同類型的公司進行下單,以防遭遇同樣的損失,中概股面臨的市場氛圍更差了。”
在劉冠吾看來,內部造血、提高盈利能力;繼續吸引VC跟投;推進IPO,是冬天里電商行業的三根稻草。但現在看來,IPO變成了最不可靠的那一根稻草,“即使降價也未必讓你上”。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品會首日破發 投資人虧損產生連鎖負效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8/4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