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網將業務出售給窩窩團,這被分析師評價為“甩掉了一個包袱”。
4月11日晚間,趕集網發布公告稱,趕集網與窩窩團達成戰略合作,即日起將聯合運營趕集網團購業務。據悉,目前趕集網團購網頁已跳轉至窩窩團頁面,該頁面除了加有“趕集”標志以外,提供的團購服務和商品與窩窩團完全一樣。
趕集網在團購頁面提示用戶,2012年4月12日0時起,趕集團購與窩窩團聯合運營后,原有趕集團購用戶如需要購買聯合運營商品須在窩窩團重新注冊。
針對合作的細節及相關出售金額等事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采訪趕集網公關事務負責人彭竹梅,但對方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請求。
趕集甩掉一個“包袱”?
分析師陳壽送以“甩掉了一個包袱”來評析趕集網此次對于團購業務的處理。他分析稱,團購業務目前對于趕集網而言已經沒有太大價值,“趕集網的業務比較多,而且他們已經把重點放在了短租和這些業務上。團購從成本上來說,當地資源的開發及銷售團隊建設這些要求的成本比較高;而團購的毛利已經只剩下不到10%,對趕集而言,再持續地去經營團購業務,對于后期的上市等就會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從現在來看,團購業務已經不能再給趕集的投資人帶來什么亮點了。”
“我認為這種傳統網站退出團購業務的模式值得關注。像趕集網或者新浪、58、開心這種互聯網公司的團購業務要形成一個退出的機制的話,往往是去找一個新的接盤人,因為如果直接把團購業務砍掉,會對其品牌形成致命的傷害。”陳壽送分析稱,“比如說如果趕集網現在說這個業務我不做了,對于別人來說就是趕集網業務失敗了。現在采用聯合運營的模式,這就表示這個業務還是由趕集自己參與的一部分,它只是改變了原有的運營模式,這對外界來說并不表明是趕集網放棄了這條業務線。”
為什么會選擇窩窩團?
據了解,為了找到團購業務的接盤人,趕集網曾和千品網、F團有過接觸。為何窩窩團最終能夠脫穎而出?
有媒體報道稱,趕集團最終與窩窩團達成合作意向,最主要的原因是窩窩團方面出價高于其他網站,實際金額為80萬~100萬元。“我覺得這個價格可能有點低。但是從價格上來說,現在這種獨立性的網站肯定會選擇在低點去跟趕集網談合作,所以從這個費用上來說,我覺得是沒有很高的門檻,大家基本上都會去談。”
陳壽送分析稱,從企業風格上來講,“窩窩團更激進一些。窩窩團從一開始的排名20名之后的一個小站變成后來排名前三的大站,是通過很多資本的方式去實現的,今天和趕集網聯合運營的模式合作也和之前的并購模式差不多,符合窩窩團易行事的一貫風格。”
陳壽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兩家網站團購業務的合并對于行業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有媒體報道稱,美團網CEO王興也表示,上述合并對美團和行業都造不成影響。
“對窩窩團來說只是增加了流量和用戶的一個入口,并不會對窩窩團形成很大的幫助,因為外部流量的導入不是它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長期的領先的根本原因,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來自于產品和服務能力。”
據悉,根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最新的數據,今年2月,美團、拉手和窩窩團3家網站月銷售額已過2億元,而美團最新的數據是3月銷售額過3億元。2011年11月、12月,趕集網一直位居國內團購網站第十名位置,去年12月銷售額為7000萬元左右。從2012年開始,趕集網被擠出團購前十強,而窩窩團則以2億元左右的銷售額位居第三。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趕集網團購與窩窩團聯營 退出模式或成借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414/5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