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員工都不愿意去F團。”4月16日,一位高朋市場部員工告訴記者,在得知高朋要與F團合并之后,那批名校畢業、有外資企業工作背景的高朋員工對F團都不感冒。
近期,高朋與F團合并的消息不絕于耳。有消息稱,高朋已經召集所有大區經理商討與F團的合并事宜。更有消息稱,高朋最晚于5月前完成與F團的合并重組。某知名企業CEO亦告訴記者,高朋與F團都有共同的投資商,合并可能性很大。
高朋、F團、騰訊的相關負責人都對本報表示,“對此不予回應”。
一年前, 全球團購鼻祖Groupon攜帶自己的精兵部隊高調殺入中國,與騰訊各投資50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高朋,信誓旦旦要做“中國團購行業的老大”,并向全球廣發英雄帖。
高朋當時也的確吸引了很多人才加入,據記者了解,該公司外籍員工接近200人,絕大部分中層員工是全球名校的優秀畢業生。
然而在歐洲市場所向披靡的Groupon,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來自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的數據顯示,2012年2月,高朋的營業額為2000萬元,在中國團購業中排到十名之外。
“高朋與F團的合并,意味著在騰訊與Groupon的合作中,騰訊已成為主導,而Groupon已逐步失去了對中國區業務的控制權和主動權。” 24券CEO杜一楠認為。
豪華團隊敗陣
“有位高管已經找好了下家,擇日即將跳槽。”一位高朋銷售部的中層員工告訴記者,近期公司員工都在琢磨去留的問題。那些想留下的人擔心“高朋的企業文化與F團的差別相差很大,不知道能不能夠很好合并。”而那些決心離開高朋的員工,又不愿意跳槽到薪資較低的中國本土團購企業。
去年以來,高朋一直處于人事動蕩中。2011年12月,高朋網任命楊承堅為CEO(首席執行官)。2012年3月初,高朋宣布任命了新的CTO(首席技術官)和CFO(首席財務官)。
“新的管理團隊到來,意味著騰訊正式全面接管了高朋。”上述中層員工告訴記者,早在半年前,Groupon的人都開始撤離,逐步將運營、管理權交給了騰訊。目前,來自Groupon的高管只有Time He還在高朋。
頻繁的人事變動,近半年來的持續裁員,讓高朋早不復當年繁盛景象。據一位市場部的員工透露,公司在大規模擴張時,一個月搬了4個地方,員工數量高峰達到3000人,分站數量多達70個。但現在,高朋北京總部的員工數量只有400人,各地分站的員工數量不詳。
“創業初期與高峰擴張期的員工,留下來的很少,外籍員工幾乎全部離開,國內的也所剩無幾。”一位已經離職創業的銷售部員工告訴記者,當初高朋幾百人的豪華團隊不復存在。
據記者了解,高朋的中層、高管基本上都是外國人,名校的海歸以及ABC(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人),但如此精良的部隊并沒有把高朋帶向成功。
“由于都是外國人、海歸、ABC,50多個城市負責人都不懂得當地市場。并且由于語言不通的原因,他們與下屬有時都無法交流。”這位銷售部中層員工說道。
“Groupon的創業氣氛很濃,創業經驗也非常豐富,那些國外名校畢業的海歸來Groupon,并不是想好好工作,而是為了獲得在中國創業的經驗,干幾個月就走人的現象時常發生。”一位已經離職創業的高朋員工告訴記者,這讓高朋的人員流動率很高,團隊不穩定,拿著高工資的員工經常處于“新手”的狀態。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418/5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