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業的頁面構建工程師,除了在專業手藝上有很高的要求以外,還需要具有必然的對設計圖的審稿能力。審圖,并非是意味著追求跟PSD一模一樣,甚至破耗年夜量侍舊素屏跟PSD去“對像素”。在我的理解中,審圖是經由過程對UI設計稿的剖析,充實理解UI設計師的意圖,再連系UE的交互狀況,年夜中做到真正的“還原設計稿”。
事例一:有取有舍,方是貫通
好比,在這樣一張設計稿中

設計師的意圖:
這個話題列表的行高19px,每個單條話題下面是有4px邊距的。而話題問題與其自身的描述文字之間沒有間距。
頁面構建工程師的剖析過程:
因為該模塊對行高的重置,已經“商定”好了,文本規范的行高是18px。經由過程溝通,設計師認可將本段落的行高由19px改為18px。但這僅限于問題與描述文字之間的行距。而問題與問題之間4像素下邊距,年夜構圖上說了然單條話題之間的段落關系,不能一味的用18px行高解決。因為經由過程我們對設計稿的理解,設計師用這4像素,拉年夜了問題之間的間距,年夜視覺上形成了段落感。所以對于重構來講,這4像素萬萬不能忽略,否則年夜視覺呈現的角度,設計師就不能容忍了。所以,有取有舍,方是貫通。
在這個模塊的建造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如下圖:

設計師的意圖:
這是11號的細明體,因為是點綴,又是提醒性圖片,所以小于前面問題的宋體12號字。
頁面構建工程師的剖析過程:
開初,重構組的同窗在談判設計稿時,都提議把它們做成活文字,就是宋體12號。彩色圓角塊用CSS3寫,擴展性特好。因為這個模塊是運營團隊負責,在未來也更能夠知足隨時改換文字的需求。萬一往后再來個“驚爆”、“頭條”啥的呢?每張圖都年夜頭切、年夜頭拼么?
可是,站在理解視覺設計的角度,這種小tag講究的就是美麗。如不美觀做成文本文字,雖然面臨未來的需求變換時,會有必然水平上的成本,可是與正文區別太小,就凸起不了小tag的感受,也顯得沒有那么美麗了。所以在各類糾結權衡下,我最終選擇把它們做成了圖片。
事例二:麻煩的CSS寫法能換來更好的視覺效不美觀
再行動吐矣閩例子,我們有這樣一個模塊。

設計師的意圖:
頭像與名稱頂端對齊,微群品級停筆與微群名稱底部對齊。
頁面構建工程師的剖析過程:
因為微群品級停筆的尺寸是16×16,高于文字自己的高度,為了在各瀏覽器下都保證這個對齊效不美觀,我采用了這樣一種思緒。

按視覺稿百分百還原,做出來左圖的效不美觀,雖然css代碼看起濫暌剮點兒麻煩�?墒侨绮幻烙^怎么簡單怎么寫,做出來的頁面效不美觀,卻沒有這樣做的現實效不美觀好。

事例三:頁面構建細節上多措置一點點,用戶體驗晉升一點點
還有這樣一個模塊:
頁面構建工程師的剖析過程:
凡是碰著這樣子的模塊,我們會這么劃分結構

因為用戶頭像只有30px正方的巨細,所以算濫暌姑戶名稱只能顯示2—3個漢字,其實很難讓用戶直不美觀的區扶持這小我事實是誰。如不美觀經由過程傳統的思緒來做,產物和設計估量都不會對勁。那么,頁面構建的過程中,我們就要設法子擴年夜用戶名稱的顯示區域。
于是,我采用下面這個切圖思緒,在不改變HTML結構的情形下,只經由過程改變css,達到了擴年夜用戶名稱顯示區域的目的。

給用戶頭像名稱模塊定寬,然后操作margin的負數值,讓vs向左偏移。蓋住部門頭像1的區域。最終效不美觀,可以顯示4個漢字。
重構組的實習生同窗,因為沒有項目經驗,導師講什么就是什么,于是一聽到導師說“對像素”,就真的去專注于此,萬一設計稿自己有些問題,也不會判定一下,結不美觀把自己搞的挺為難。有時辰,拍屏靜態頁面的呈現效不美觀與設計稿去對像素,其實沒相差幾個像素,但靜態頁面看著就不跟設計稿感受紛歧樣。這時辰老是需要不竭的改削、截屏、對像素、再改削…這樣的一再勞動,在快節奏的開發中不單華侈時刻,更有可能因為不得要點,在數據的裝載后加倍“不是那么回事兒”了。還不如靜下心來,先去細細的審圖,和設計師充實的溝通,有取有舍,聰明判定,然后再去做具體開發,出來的頁面不需要這么焦頭爛額的打補丁對像素,也許能更好得達到設計師設計的初衷呢。
(微博UDC原創博文,接待轉載并注明出處,接待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