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某媒體對工作人員涉嫌受賄的報道引發熱議。報道稱,某些“淘寶小二”收受網商賄賂,利用手中職權為網商刪除差評、上促銷平臺等。
淘寶所在的阿里巴巴集團迅速回應:報道中所涉及案件實際上出自集團內部調查和主動對外公布。5月4日,淘寶網首頁發布公告《堅持透明誠信 捍衛大家的淘寶》,公布了舉報郵箱和首批被關店并進入司法程序的網商名單,呼吁社會監督,稱“部分網商和個別淘寶小二私相授受、破壞了市場規則。淘寶已經主動公布……這還僅是開始,淘寶將繼續嚴厲打擊此類行為。”
有人將此理解為樹大招風,也有人視之為口水戰,還有更多人將其歸結為中國行業發展過快。但細細追究,內部人員的腐敗問題恐怕不僅僅只有淘寶一家民營公司面臨。面對腐敗,解決之道又是什么?
目光,或許不應僅僅聚焦于淘寶。
企業反腐招數之一:“神秘”的廉正部
被稱為“創業者天堂”的淘寶,2010年交易額為4000億元,2011年交易額為6000億元,今年的預期目標是1萬億元。而在這巨額數字的背后,是數百萬賣家和數億買家。因此,不難理解淘寶的腐敗案何以廣受關注。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陶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主要回應了兩點:其一,淘寶目前內部員工的腐敗是個別現象;其二,阿里巴巴會繼續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打擊腐敗。
早在2010年,淘寶網就成立了廉正部。2011年,阿里巴巴集團成立廉正部,由公司創始人之一的蔣芳擔任負責人。
所謂“廉正部”,顧名思義,專職反腐。在當前商業環境下,這是為數不多的由企業主導的內部反腐部門。不過,迄今為止,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采訪的廉正部保持神秘面目。陶然說,部分是基于保護的原因。
陶然透露,集團廉正部共有4人,平均年齡30歲左右,都是在淘寶工作8年以上的老員工,之前的職業分別是律師、注冊會計師和警察。該部門接受來自任何人的實名舉報,并承諾一查到底,有處理、有公示。成立至今,已查處公布數起內部腐敗案,其中部分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其中最為人知的,當屬去年底已被判刑的淘寶客戶滿意中心原主管朱某。從2010年11月起,朱某聯合某淘寶店主,利用自己及掌握的公司他人賬號為其刪除差評累計993條,非法謀利達120多萬元。經廉正部接到舉報后的內部調查,確定存在事實,立刻報案交由杭州警方立案偵查。2011年4月,朱某被警方刑事拘留。2011年7月,淘寶網內部向各位“小二”發出關于朱某被辭退的公告,呼吁“堅守價值觀,堅守底線,做個干凈的‘小二’”。
此外,據淘寶公布:今年4月,聚劃算前“小二”柴某、孔某等三人被正式批捕;李某和白某被刑拘,相關涉案調查正在進行中。
陶然說,集團共有2萬多名員工,目前發生和所查處的內部腐敗只能說是 “個別人的個別行為”。他強調,“淘寶平臺好像一個虛擬社會,既然是社會,難免會有商家希望通過潛規則獲得不正當利益,就會有人意志不堅倒在誘惑前,但這樣的人是極少數……扶正祛邪的工作會一直繼續下去,我們也還會自曝家丑對外公布,請相信我們的勇氣和決心。”
企業反腐招數之二:價值觀建設和行為準則
去年7月的淘寶年會上,有一個額外的環節:在一段反映客戶聲音的幻燈片中,有商家抱怨“每次做活動怎么都是這幾個賣家,是不是有貓膩?”
就在那場年會上,強調:“廉正部的成立,能夠真正地讓員工沒有機會犯錯,以及把那些對不起我們、對不起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會、對不起所有員工努力的那些混蛋,繩之以法……我們不希望腐敗分子留在公司。有的時候壓力不可怕,誘惑非常可怕,我們必須擋住這個誘惑。”
賣家越多,資源越稀缺;而資源越稀缺,誘惑就越大。除了廉正部這“最后一道防線”,還有什么措施防止腐敗?
“使命和價值觀的堅守;自身商業模式的完善和透明;完善的制度體系流程和打擊懲罰機制。”陶然說,從2003年起,阿里巴巴業務進入高速發展期,業務分工越來越細,員工人數迅速增加,管理難度迅速加大。而要解決腐敗滋生問題,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來持續不斷地防范,比如對各級主管實施“連坐制度”,一旦發現問題,直接上級必須承擔相應責任。而自從數起內部腐敗案被查處公布之后,公司又新建了關鍵崗位輪崗機制。
事實上,淘寶發展至今,值得稱道處頗多,之一便是馬云多年努力經營的阿里巴巴特有的文化價值體系,誠信即為其一。此次腐敗案發,外界反應激烈。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也表示,從目前來看,進公司一兩年的員工出問題的比較多。近年來,公司招了很多人,“我們需要讓自己有個吸收、融合,以及使命和價值觀確立的過程,要讓自己慢慢地沉淀一下。”
“公司一直在強調價值觀建設。我們認為任何管理、流程體系都處在事中、事后的階段,關鍵是要尋找從根本上削弱腐敗土壤的機制。”陶然說。
事實上,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早有一部“商業行為準則”,對財務利益、關聯交易甚至接受禮品、款待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每個新員工在簽訂入職合同的時候都必須同時簽訂這個準則。
企業反腐招數之三:立體、完整的反腐體系
在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看來,“在現階段的電商領域,淘寶已經成為非常強大、少有對手的企業,集中的權力為‘尋租’提供了可能。這次淘寶腐敗案的曝出,可視作權力‘尋租’的最好注釋。”從某種程度上說,淘寶個別員工腐敗的發生和披露,對于眾多新興產業、企業而言,具有一種普遍意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勇建議,“淘寶的調整應從制度與員工兩方面著手,員工若也能定期輪崗、加強監察,效果可能會更好。”據透露,在淘寶內部,關鍵崗位的輪崗機制已經在執行,甚至廉正部員工也要執行輪崗。
其實,在反腐方面,國外企業的做法也許可以借鑒。如西門子公司近年致力打造的“合規管理體系”——2006年西門子被控參與一系列賄賂事件后,該企業進行了為期5年、分3階段的諸多主動性制度建設:一面任命獨立調查機構和外部顧問來清查問題,一面建立內部合規體系、制定諸多合規政策,如銀行賬戶統一管理,還對內部監控出臺詳細的監管手冊,內容涉及100多項,西門子合規官經常采用抽查方式確認規定是否被落實,每項評估都會用日常表格形式體現。
此外,西門子在內部建起合規幫助臺,支持150種語言。無論員工還是合作伙伴,都可以隨時舉報,及時解答,企業管理層的年終獎勵也與合規績效掛鉤,并與世界銀行合作開展總投入達1億美元的廉潔聯合行動資助反腐項目。
對很多成長中的中國民營企業來說,反腐則是新課題,若不及時建立完善有效的內部管控機制和反商業賄賂機制,丑聞一旦大規模爆發,企業很可能毀于一旦。
對此,邵曉鋒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內部貪腐問題,不是一招一式就能夠見效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來持續不斷地防范。使命和價值觀主要解決員工主觀上的問題,而一個開放、透明的商業模式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腐敗滋生的土壤,制度流程和打擊懲罰機制則用來提高犯罪的成本,最終以打促防。
思考
民營企業“反腐”還需以公共制度推進
此次淘寶主動揭開黑幕,震動頗巨。但也有人疑惑:既然是內部員工的腐敗,企業如何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上海申道律師事務所律師楊鄒華介紹,對于涉案的淘寶工作人員,一般會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進行審判,量刑一般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況嚴重,則會處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處以沒收財產,但不會超過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15年。
“這可能是部分人腐敗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楊律師認為,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對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在相關案件處理中確實存在差別對待的情況。“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我國設定了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等;對非公人員類似行為則主要有職務侵占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等。二者最大區別是量刑差異:受賄罪情況特別嚴重的可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最高刑期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最高為15年)并沒收財產。”
也就是說,我國對公共財產的保護更為,對公職人員的要求也更嚴厲。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曾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一份推進民營企業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建設的提案。在他看來,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已迫切需要國家完善反腐敗法律體系建設,將民營企業納入全社會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發揮紀檢、檢察及公安等專業部門作用,幫助民企堵漏建制,及時查辦民營企業管理人員貪污賄賂等活動,這是促進民企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反腐利器是更具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幫助扶持,絕不僅僅是在減稅、投資上,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健康成長,賺取陽光利潤。”蘇勇表示,“在宏觀經濟層面及時關注各個行業,制定和完善可覆蓋各種情況發生的法律法規;不斷考量應對新問題,都應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
讓蘇勇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廉政公署的經驗。“很多人還不知道,廉政公署內有一個預防犯罪處,主要工作就是協助商業機構制定、監管各類風險機制、犯罪機制,預防企業商業賄賂行為發生,開展各種講座、論壇,送法上門,幫助企業建起事先防范腐敗的防火墻。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反腐”之思:民營企業如何反腐敗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15/6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