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價最便宜,買貴返差價”、“低價天天見,中獎再加獎”……近期,、京東等多家電商巨頭打響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然而,沒有規模效應和創新產品,“拼價格”能贏到最后嗎?
資本“組隊”圈地市場
近期,電商砍價潮再次升級,諸如“你買我就降,好書對半價”、“砍價最便宜”、“中獎再加獎”的砍價招牌充斥網絡。
電商大幅砍價底氣何在?重要原因之一是,已成為最吸引資本眼球的熱門領域,大量資金集中注入電商平臺,以期搶占市場份額。
5月8日,蘇寧電器旗下網購平臺蘇寧易購宣布,計劃在促銷中投入20億元特價貨源和4億元讓利額度。同日,京東商城表示,將拿出5億元對家電產品進行讓利。此前,國內B2C交易量第一的淘寶天貓則稱,將以補貼支持商家開打價格戰,補貼額度達2億元。加上亞馬遜、當當網也提出“適時促銷”,電商龍頭宣稱的促銷及讓利投入已逾30億元。
成熟電商為搶占市場份額掀起價格戰的同時,新興電商正不斷涌入。5月7日,麥德龍中國網上商城正式上線。這家歐洲第二、全球第三的零售批發商在上海宣布,將在3—4年內門店數量翻番的同時,實現新客戶占網購平臺總量的70%.
此前,入股國內網購站點“1號店”的沃爾瑪,已將持股比例提高至約51%.加上家樂福中國官網悄然試水“在線商城”,世界前三大零售批發超市集團均在中國“觸電”。
另據不完全統計,王府井、南京中百等逾20家涉百貨上市企業也已涉足各類官方“網店”。
“近年來,國內電商高速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這一渠道。”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國內電子商務市場正進入多元競爭、多足鼎立的局面。
中國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用戶達1.94億人,年增長率為20.8%.盡管有需求支撐,但“高歌猛進”的電商能夠在盈利上得償所愿?
網商運作陷入價格戰怪圈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今年一季度我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2336億元,同比激增42.8%.
專家認為,一方面,傳統商城遭遇租金增加、渠道單一、用戶習慣改變等壓力;另一方面,網購市場有龐大的銷貨流量,更包含數億35歲以下的未來客戶群�!霸囁彪娚滩⒉蝗狈恿�。
不過,市場增速等天文數字的背后,電商推廣、物流費用不菲,傳統商家涉足電子商務并非輕而易舉。
互聯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魏武揮認為,隨著消費者對網購的熱衷度不斷提高,資本大規模進入電商是正常的,但應注意網店投入未必比實體店少。比如,電商的物流、油價成本實際上承擔了消費者去傳統門店購物的費用。同時,將促銷信息傳播出去,也需要大量投入。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未必能適應“拼價格”。
追求“全網最低價”,使電商背負著巨大的投入壓力。2011年,京東“領隊”調高派送運費,并表示今年仍需進行總額15億美元的新融資。2011年,國美電器()凈利潤同比下滑6.2%,相關負責人解釋為ERP系統、電子商務投資額較大所致。
“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不可阻擋,但過度價格戰不僅影響電商平臺自身,最終將傷害制造企業�!标懭胁ㄖ赋�,國內電商一直將價格作為優勢,然而更多承擔成本的是制造業。
�。〒氯A社上海5月14日電)
專家觀點
贏在規模效應與差異競爭
深圳特區報訊 針對電商掀起的價格戰,專家認為,電子商務熱潮已經興起,行業發展必將經歷新一輪優勝劣汰,“拼價格”只能帶來短期效益,實現規�;\營和差異化競爭才能贏到最后。
“目前,電商投入已集中在較大規模的網站�!被ヂ摼W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魏武揮認為,擁有一定規模的實體企業有條件優化利用現有資源,發展線上下單、門店發貨的運作模式。
麥德龍中國相關負責人胡興民透露,傳統商場超過60%的客戶已有網購體驗,這給其進軍電子商務準備了條件。
有專業人士認為,如果電商網站達到一定規模,其成本將低于傳統銷售渠道,但國內電子商務在物流、派送及售后服務上均不成熟,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還需補足這些短板。
此外,電子商務行業還需加強規范,降低網購投訴量。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共接到電子商務投訴近10萬起,其中,隱私泄露、質量糾紛反映出行業技術缺乏、管理不足等問題。這給“電商新手”和“老玩家”都敲響警鐘,加強管理、嚴防技術漏洞至關重要。
推薦閱讀
曾經看到這樣一幅漫畫,畫里面有兩個人,一個人撐著一把很大的傘,代表學校;一個人撐著一把很小的傘,代表我們大學生。然后標題是:畢業了,我們要學會自己打傘了。這幅畫給我的感觸特別深刻,其實這個社會不缺少工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圈地”掀起價格戰 豪擲數十億促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17/6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