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走向應用的北斗”的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16日在廣州開幕。年會提供的信息顯示,隨著北斗系統2011年12月試運行和今年4月第十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一箭雙星”發射成功,北斗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服務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測繪等領域,北斗應用呈全面推廣和產業化之勢,已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當前,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要求實施“三步走”總體規劃,并形成突出區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發展道路: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劉國治在年會開幕式上致辭指出,中國一直致力于改善北斗系統服務性能,積極為用戶提供更為廣泛、更為優質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是一個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加強學術創新、技術創新、理論創新和應用創新,共同促進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的繁榮,推動中國和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元勛孫家棟院士擔綱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他說,衛星導航應用經歷了從廣度深度發展到效用價值的提升,十幾年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互聯網信息文明和現代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也為衛星導航的應用創新提供了各種可能,相信“北斗系統將迎來最好的應用產業發展期”。
本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為期4天,來自中、美、俄、歐、日等國家和地區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官員,以及科研院所、企業、專家、學者等代表1800余人參會,中外與會者將通過學術交流、高端論壇、展覽展示和科學普及等一系列活動,分享衛星導航領域的最新成果,共商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共謀衛星導航應用的未來。
當天開幕式上還揭曉并頒發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青年優秀論文獎、第三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年會同期推出的第三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與應用成果展,則全面展示出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的進展與成就。
推薦閱讀
小托盤可供滴入香精等物。 新華社供深圳晚報特稿 人們感知互聯網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視覺和聽覺。英國一家技術公司開發出網絡嗅探器“奧利”,幫使用者通過味覺感知互聯網。 這種嗅探器名為“奧利”,由英國明特數碼技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北斗導航應用開始全面推廣和產業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17/6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