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正如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經濟和商業模式那樣,社交網絡應用向全球商務領域的轉移也引發了一場全新的技術變革。由于社交網絡對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移動設備和新型云交付模式的大量涌現,種種行業趨勢的匯聚為社交網絡的轉變創造了最佳時機,這種技術手段正從青少年群體轉移到商務領域。IDC估計,2014年社交商務軟件的市場機會將超過10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33%。胡世忠介紹,IBM針對社交商務、智慧商務和業務分析等領域進行了持續的投資,這些領域的增長速度均超過IT市場整體水平。
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背景下業務分析洞察(BAO)、商業智能(BI)也從軟件產品的附屬品地位中解放,成為軟件供應商整合軟件、硬件、咨詢服務、研究等各領域前沿技能和資產,幫助企業優化業務流程、決策和行動、實現高利潤成長的重要能力。
“中國企業用戶經歷了8年、10年,乃至15年以上的IT應用積累之后,開始對歷史數據的分析逐步提出需求,甚至CIO、CEO已經對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創造商業價值提出明確需要,因此我們對BAO、BI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曹宇杰認為。
為了獲得數據分析能力,收購成為軟件供應商首選的方便、快捷、高效的途徑。上個月,IBM就已確認收購加拿大分析軟件公司Varicent Software。此前IBM還收購了包括Algorithmics Inc.、Clarity Systems、OpenPages、Cognos Inc.、SPSS在內的多家公司,以增加旗下的分析工具。IBM曾表示,希望能夠在2015年實現160億美元的營收。
作為IBM的主要競爭對手,甲骨文和SAP也已經把商業智能功能緊密地集成到各自的產品中。2007年,甲骨文收購了海波龍公司(Hyperion),同年,SAP收購了BO公司。
“軟件供應商在推廣BAO、BI相關產品時需要注意與業務緊密結合,只有真正的理解行業業務,才能利用這些軟件和信息技術分析出有商業價值的正確的結果,指導企業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曹宇杰認為。
探索業務模式
云計算讓電子商務的設計、生產、供貨、銷售完全基于互聯網一條龍實現;移動互聯、智能終端的普及讓企業銷售人員、決策層領導可以實現移動辦公;社交網絡的繁榮又讓以企業為單位的社區、微博交流成為重要工作平臺。
而電子商務云平臺、移動辦公、企業社交網絡等新技術下的新應用趨勢都給軟件產業提出更高要求。即將市場的銷售、運營,產品的設計、研發供應鏈完全打通、整合,從而更有利于企業開拓新市場,根據客戶反映實時調整營銷方案,實時了解采購者行為,提供更好服務,并能實現預估倉儲,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原來,軟件供應商想獲得高利潤,單純靠技術革新還遠遠不夠。
“最根本的轉變來自軟件服務商本身的業務模式的突破。”郭昕表示,過去軟件企業賣產品、解決方案,現在,不管是傳統的軟件開發商還是如IBM、Intel一樣已經由硬轉軟的企業,都面臨同一問題,即打破軟件服務還在遵循的賣硬件產品的業務模式。
不管企業是賣大型機、賣硬件還是賣基于云計算的軟件,基本的業務模式都是企業接到合同,然后按照合同執行、發貨或提供售后服務、派專家做咨詢支持。“幾十年來,不管國內、國外,軟件供應商一直按這種業務模式運轉。”郭昕說。但在未來發展中,軟件服務要想獲得更高的利潤,不僅需要更多地參入到企業的IT構建中,更要滲入到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增強軟件與企業業務的粘性。這種參與將不僅是軟件供應商和企業用戶在軟件的后期的維護與解決方案的實施細節上的交流,更多的還在于同企業業務整個流程的交互、溝通。
根據IBM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云計算的力量:驅動商業模式創新》(The Power of Cloud: Driv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顯示:在未來三年中,借助云計算改變現有商業模式的企業將增長一倍以上。16%的受訪管理人士稱已采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創新,如步入新的商業領域、重塑原有產業等,35%的人士表示有計劃采用云計算技術,在2015年前實現其商業模式的轉變。
云計算為企業打開了通往更高效、更靈敏、更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大門,也成為IT產業的重要增長點之一。預計到2015年,IBM和云計算相關的收入將達到70億美元。云計算也是IBM軟件2015年路線圖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發展目標,IBM軟件將以更加全面的產品線和更加完善的服務,推動云計算技術的落地,與合作伙伴攜手幫助企業進一步發掘云計算的技術潛力,提升和優化企業的運營模式,溝通和加強人員協作,全面實現企業未來可持續的“智慧”發展。
以電子商務為例,傳統的制造業、家電業已經開始布局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子商務平臺,例如,蘇寧、李寧、七匹狼等。而除了IBM,微軟、HP也已經開始布局電子商務。但據記者調查真正能夠做到通過云平臺提供全面的社交商務,能夠讓產業鏈的研發、供貨、生產、銷售各個階段的廠商互聯互通的電子商務云平臺目前幾乎還沒有。“這也是為什么,國際大企業提供的電子商務云平臺在中國搭建至今應該有上億元的營業額,實際上卻只有幾千萬。長此以往,像蘇寧、李寧這種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就會提出置疑,為何每年要花幾百萬元購買電子商務云平臺的服務,自己也可以構建。”郭昕表示。因此,對于軟件供應商來說,打散自己的業務單元,與企業用戶的業務充分融合,尋找新的業務模式才是提高軟件利潤率的長久之計。
現在,僅提供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客戶,他們希望IBM能夠幫助企業解決更多的業務問題。而我們具備的這些解決業務問題的能力也正體現了IBM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
——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軟件集團總經理胡世忠
中國市場為IBM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云計算是為企業服務,把“軟”實力加到云計算的平臺上,為企業和行業提供價值。
——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
記者手記
深化渠道布局 得中國市場者得世界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軟件供應商的必爭之地。而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剛剛發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更鞏固了我國主戰場的地位。該規劃提出,到2015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將突破4萬億元,占信息產業比重達到25%,年均增長24.5%以上,軟件出口達到600億美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超過2.5萬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超過60%。
推薦閱讀
前不久,康盛公司(Comsenz)正式發布了Discuz! X2.5新版及Discuz! 應用中心。Discuz! 應用中心不僅代表著Discuz! 的第三次開放,而且以方便快捷著稱,那么它究竟是否如形容所說支持一鍵操作,方便了站長呢?筆者第一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計世封面:軟實力 硬道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17/6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