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心頭數年的石頭終于落地:在阿里集團與雅虎股票回購協議里規定,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阿里集團董事會將維持2:1:1(阿里集團、雅虎、軟銀)比例,意味著馬云最終奪回控制權,但這一舉動背后也有隱患,未來新一輪所要面臨的可能是與私募的較量。
根據協議,即將在6個月內完成的交易是,阿里集團動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但阿里集團是否有如此多的現金支撐回購?
首先看阿里集團的現金狀況,根據雅虎2012年2月發布的年報,截止2011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流動資產僅為34億美元。
而在融資方面,今年2月有媒體披露阿里巴巴已經簽署一項3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澳新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6家銀行均已認購5億美元的貸款額度,這筆資金先是被傳言用于回購雅虎所持股份,后被確定是用戶私有化阿里巴巴B2B公司。
按照之前披露的信息,阿里私有化B2B業務約耗資190億港元(約25億美元),就在本周三,阿里巴巴將舉行私有化特別股東大會。不過阿里集團今日再次強調,私有化計劃與雅虎交易并無直接關聯,“購回雅虎的股份將不會對私有化計劃的時間、融資或條款造成任何影響”。
根據上述計算,阿里回購雅虎面臨約3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阿里集團則稱,“將動用部分現金儲備,同時計劃通過借貸、股權和股權關聯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籌措回購資金。”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集團正與淡馬錫等進行談判,為回購雅虎所持股份進行融資。
藍郡咨詢董事hotashang認為,之前30億美元的借款,已經讓阿里巴巴每年背上近2億美元的利息包袱,“而此次融資將會加重其利息包袱。而以股權融資方式則勢必造成股權一定的稀釋。其他私募開出的條件也并不會很優惠,馬云的阿里巴巴將會面臨下一輪與私募的較量。”
與此同時,雖然阿里稱軟銀不會參與收購此次雅虎出售的股權,但hotashang認為軟銀是阿里忽視的一個對手。
根據新浪科技計算,阿里巴巴從雅虎回購股權前,雅虎持股42%、軟銀持股27.86%、馬云管理層持股30.14%,而阿里集團回購后,股份并不是直接由 馬云和管理層持有,阿里集團總股本減少為原來的79%,相應的持股比例也隨之變化為雅虎持股26.58%、軟銀持股35.27%、馬云管理層持股 38.15%,其中軟銀持股比例與管理層已經非常接近。
“上述變化給馬云稀釋股權獲得融資的空間并不多,隨著軟銀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對投票權或董事會席位的訴求就會出現,馬云有可能在除掉雅虎這個對手之后,又面臨新一輪的對手較量。”hotashang說。
如果融資成功,如何償還這筆巨額債務?最好的方法無疑是IPO、
根據此前媒體披露的信息,阿里巴巴集團2011年開始盈利,年利潤為23.4億美元,凈利潤2.7億美元,近三年收入復合增長率為80%左右,通過凈利潤所獲償還債務的可能性不大,最好的辦法無疑選擇IPO。
在此次收購中阿里巴巴的估值達到350億美元,今日的協議同時規定了一個時間點就是“2015年”。“只有阿里股權的增值(比如通過IPO實現)遠高于融資成本,這個交易才能最后成功。”雪球創始人方三文說。
“阿里巴巴通過整體上市融資增發相應的股份即可償還目前的借款,而阿里巴巴向私募融資發行的可轉債也可以通過上市轉化成股份,從而減轉阿里巴巴集團的債務壓力。”hotashang補充說。
方三文則認為,給阿里提供貸款的都是碎片化的財務投資人,他們不會有控制阿里集團的企圖,他們會把管理權讓渡給現在的管理層。
事實上這些碎片化財務投資人,期待的正是未來的豐厚回報:包括的上市、的上市、B2B業務國內的重新上市,甚至是阿里集團的整體上市,起碼在目前國內的電商市場,上述業務都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而從目前的進展來看,支付寶已經不再是外資控制,具備國內上市資格,B2B業務私有化也即將完成,回購雅虎股份也對未來發展道路掃清障礙。
但阿里集團也考慮到可能存在的融資風險,但并不影響其奪回控制權的決心。根據阿里集團與雅虎的協議,無論阿里巴巴集團融資情況如何,該公司均需回購雅虎目前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1/4(即10%)以上,最多不得超過1/2(即20%),交易預計在6個月內完成。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22/61893.html